【读书笔记 26】叙述、对话和行动——学着编织你的话语
叙述、对话和行动——学着编织你的话语,是《这样写就好故事——人物对话》这本书的第五章。
慢慢读——只能慢慢读。这不是小说或故事,这是指南,是教你如何写小说和故事的指南,必须掌握,学以致用,尤其对我这样的写作小白来说。
言归正传。
为什么小说和故事,需要有这三种元素:对话、叙述和行动?
因为
对话可以使故事和人物跃然纸上;行动制造动态感;叙述给故事以深度和实质。
对话是人物的语言,行动是人物的身体动作,叙述是人物的思想。
故事同时需要这三种元素来给读者制造一种立体感。
创作一个故事,意味着将所有的小说元素编织在一起,如果编制得成功,就会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美丽图画。
01.为什么要进行编织?
有些极有天赋的作家,能主要依靠叙述,成功地创作出自传或小说,他们几乎忽略行动和对话。
——但是,你要知道这些都是例外。
当然,我们创作的所有故事中也都有某些场景,只使用一种元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或只使用叙述,或只使用对话,或只使用行动。
你写得越多,就越容易辨认出此类场景,越清楚为什么只使用其中一种元素,效果才最佳。
与此同时,练习,有意识地去编织这些元素,也是一个极棒的主意。
——实践出真知。要么真正地创作,要么有意识地练习。
为什么要把这三种元素进行编织?因为这就是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事物的相互交织,一连串的思考、行动和言语。我们希望笔下的虚构故事,能贴近生活。
你能想象一个只有对话、行动或叙述的故事吗?
编织就是把两到三种小说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令读者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
02.将对话编入行动
在一个以行动为主的场景中,不时地插入些许对话,将会令此场景富于立体感,也更贴近生活。
即使某种行动吸引了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我们也不会完全停止说话,但很可能会说得更少,这取决于我们正在从事何种行动、这种行动激起我们的何种情感。
即使人物在场景中独处,我们也可以让他自言自语,从而制造那种立体感。
将对话编入包含很多人物的行动场景,如群众或聚会场景,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这可以使场景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另一方面,叙述者在人群之外还有自己的戏份。
没有对话,场景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即使有行动,即使人物在四处走动,场景也仿佛是停滞不前。
没有对话的行动通常缺乏内涵。
当然,故事有时只需要对话,或只需要行动,或只需要叙述,但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将这三种元素编织在一起。
03.将叙述编入对话
叙述似乎是大多数作家最爱的元素。我很少见到故事中使用过多的对话,但我却经常看到故事中使用过多的叙述。
叙述是在讲述,而对话是在展示。故事中,有时需要讲述,有时需要展示。
叙述有什么作用?
①可以用来描述人物或环境。 ②展现背景。③返回到过去。④进入人物的头脑,并展示他们的思想。⑤进行人物刻画。⑥探讨深刻的问题。
叙述是传达故事声音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和文学故事中,因为这类故事大多是以人物为主线,而不是以情节为主线,主人公要跟读者分享一个非常私密的故事。
问题是如果只有叙述,场景就会变得无聊。
只要故事中有充足的行动和对话,读者就会跟随着一个有趣的人物去任何地方。
所以要将叙述编入对话中。
要注意的是,对话场景中加入的任何叙述都会使场景的节奏减缓,因此你要有策略地加入叙述。
04.编织对话、叙述和行动
大多数时候,我们想利用这三种元素(对话、叙述和行动)使场景达到平衡。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尽可能地把多个人物置于同一场景之中。
相较于只有对话、叙述或行动的场景,将三种元素编织在一起的对话,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能在情感上极大地吸引读者。
为了编织这三种元素,你必须进入人物的内部。在写初稿的时候,不用去思考怎样去进行编织。在修改过程中,你重新通读这个故事时,将会更清楚地看到场景何时对话过多、何时叙述过多、何时行动过多。
一个达到完美平衡的场景,有其自身的节奏,你需要学着去辨认这种节奏。
05.何时无须编织
还有不需要编织的时候?
有。
无须编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想突出叙述者的某一性格特征,或聚焦人物正在谈论的某一具体事件。
你不想让场景变得杂乱,不想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不想让节奏因行动或叙述而减缓。
作者例举了查尔斯·巴克斯特所著的《爱情盛宴》中的一段对话。
整个一页纸全是对话,没有叙述和行动。如果作者在对话之中,编入行动和叙述,场景就不会产生相同的效果。
布拉德利这一人物有些神经质,这种快节奏的对话展示了他神经质的程度。
节奏决定你的取舍。如果对话加入叙述和行动,节奏就会变慢。
相同的理由也适用于创作仅有叙述或仅有行动的场景。
你想把焦点集中在人物思想中的某一点,或者想描写某件事,这件事在对话中听起来就很不自然,因此你直接使用叙述。
场面很紧张、表达的感情很强烈,人物在此刻根本无法说话,你便需要用行动去推动场景向前发展。
06.达到平衡
何时应该编织,何时不应该编织,无法给出任何固定的规则。
要编织得精美,你就要找到故事自身的节奏。
如何找?你可以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尤其是在修改阶段。
1.故事是否进行的有点慢,我是否需要加快节奏? (使用对话。)
2.这时是否应该让读者对人物背景加以了解,从而使他们更能产生共鸣? (使用叙述、对话或两者相结合。)
3.我是否连续创作了太多的对话场景? (使用行动或叙述。)
4.我笔下的人物是否一直在对他人倾诉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只应在自己头脑中思考? (使用叙述。)
5.同样,我笔下的人物是否只活跃在自己的头脑之中,而此时如果他们展开对话,则会达到更理想生动的效果? (使用对话。)
6.我创作的故事是否有任何失衡的地方——对话过多、叙事过多或行动过多? (增加有缺失的元素。)
7.我笔下的人物在交谈时,是否提供了太多的背景细节? (使用叙述。)
终于写完,谢谢阅读!
明天开始下一章:
用人物自身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人物及其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