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孔子在齐国想施展政治抱负而未果, 这当然于孔子看来是比较遗憾的。
孔子这一次去齐国,在齐国呆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 去的时候是35岁,回鲁国37岁了。没有在齐国找到发挥政治能力的机会,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
在齐国,孔子在齐国的宫廷里听到了虞舜的古乐,也就是《韶》乐。他说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就这样被吸引到韶乐里去了, 以致于三个月不知肉味。
《韶》乐,据说是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之乐, 不是我们单纯认为就是敲敲打打的音乐, 而是集合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当时夏、商、周的帝王是把《韶》乐当成国家大典用的音乐。故称为“中华第一乐章”。 然后唐宋以后,就慢慢消失了。
听说现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台节目叫《金声玉振》 ,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感受一下。我感觉应该会是接受古乐的那种韵味。 (题外话)
我们前面也谈到孔子是六艺皆佳的全能型人才,音乐也是他的强项,后期在他与弟子们的相处中,诗歌,音乐,也是他常常使用来启迪弟子的工具。晚年时,孔子整理诗歌,删减《诗经》,也正是由于孔子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诗三百,一言以比之:思无邪”来评价《诗经》
在那个等级制的社会,音乐演奏也是反映了贵贱等级的。 什么身份用什么样 规制的音乐都是有规定的, 所以,当鲁国贵族季氏用64个人的歌舞,孔子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俏1》 孔子谓季氏:“八俏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8个人一行,叫一俏。 64个人的是天子歌舞的规格,季氏是大夫,只可以用32个人的规格。
从这两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造诣,以及孔子认为音乐背后后承载的礼是非常重要的秩序。
而且, 孔子在齐国期间,我们从《论语》中的一些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孔子的虚心, 他在齐国政治上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老牌政治家晏婴其实是阻扰的主力之一, 但是孔子在真实接触过晏子后,却地晏婴非常敬重,他佩服晏子一件狐狸皮袄子穿三十年的俭朴,也发现晏子的外交水平相当的好,也可以对老朋友保持礼貌。所以,他是真心敬佩晏婴,哪怕两个人政治看法上观点不一样,哪怕晏婴很看不上孔子的繁文缛节。
《公冶长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02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