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對聯

佛門對聯:1.阿彌陀佛

2017-04-08  本文已影响22人  无心妙心

佛門對聯:1.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其義為無量光、無量壽,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其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光明善好,千億萬倍勝於日月之明,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十方世界無量諸佛,各出廣長舌相,稱讚其不可思議功德,欲令所有眾生聞阿彌陀佛名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脅侍,合稱「西方三聖」。

根據《佛說無量壽經》中記載:世自在王如來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法藏比丘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發大誓願,積功累德,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淨土,所修佛國,國界嚴淨,開廓廣大,超勝獨妙。法藏比丘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所,發四十八大願,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1.1

一心歸命,佛光接引;

九品蓮台,我輩同登。

河北趙縣柏林禪寺古佛庵有此聯。近代淨慧法師撰。

九品:根據《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為九品。

1.2

一句彌陀,有體有宗有用;

三千世界,即空即假即中。

浙江寧波慈谿白雲菴安樂林有此聯。清末民初‧諦閑法師撰,參閱《諦閑大師遺集》。

三千世界: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觀,以四大洲及日月諸天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

1.3

一句彌陀,聲傳鷺島;

千年常住,業紹廬山。

福建廈門萬石禪寺山門石坊有此聯。近代弘一法師撰,參閱《弘一大師全集‧冊七》。

鷺島:廈門之別稱。

廬山:晉代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東林寺,集一百二十三人,於阿彌陀佛像前,誓修西方淨業。

1.4

一句彌陀常寂寂;

六時佛號自如如。

摘自清‧普能真嵩禪師〈淨土詩〉:「獨坐澄心意自舒,諸緣放下樂幽居。窗前明月為蓮友,門外清風作伴余。一句彌陀常寂寂,六時佛號自如如。欲知念佛真消息,靜裏持名照太虛。」參閱《卍續藏62冊1215: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六時:印度古代之曆法,將一晝夜分為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

1.5

一念頓空,方許渠彌陀出現;

諸塵本寂,須知我淨土全彰。

明末清初‧永覺元賢禪師撰,摘自《卍續藏63冊1252:禪林疏語考證‧卷四》。

1.6

七重寶樹隨緣見;

四色蓮花稱意開。

香港離島大嶼山寶蓮禪寺有此聯。近代趙樸初撰。「寶蓮」寺名嵌入對聯。

四色蓮花:青、黃、赤、白。

1.7

九品蓮臺,丈六金容三聖相;

七重寶樹,百千種樂一風聲。

清‧卍蓮曉柔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96:淨土證心集‧卷中》。

丈六:身長一丈六尺,是化身佛之身量。

1.8

九品蓮花迎願士,導歸極樂;

七重寶樹演圓音,指引迷津。

近代觀世心撰。

1.9

久立地等世上人,一齊同路。

長伸手接娑婆客,打夥共行。

四川成都昭覺寺阿彌陀佛殿。明‧鈞天法師撰,參閱《卍續藏85冊‧1590:錦江禪燈‧卷二十》。

娑婆:娑婆世界的簡稱,意譯為堪忍。此土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安於十惡,不肯出離。

1.9.1

長伸手接娑婆客,相隨同路;

久立地等世上人,打夥偕行。

四川成都文殊院天王殿彌陀龕有此聯。清‧張懷泗撰。

1.10

日日執華臺,處處去迎念佛者;

朝朝垂寶手,時時來接信心人。

清‧古崑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87:淨土隨學‧卷下》。

1.11

白毫宛轉,紺目澄清,萬德莊嚴微妙相;

肉髻寶瓶,花冠立佛,三身乘願作慈航。

上海西池庵,及浙江普陀山紫竹林庵三聖殿有此聯。清末民初‧諦閑法師撰,參閱《諦閑大師遺集》。

上聯取材於佛門課誦〈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紺:讀(幹)音,天青色。

三身:法身、報身、應身。

1.12

白毫徧攝微塵剎;

紺目常窺大地人。

清‧古崑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87:淨土隨學‧卷下》。

1.13

白蓮座上彌陀佛;

紫竹林中觀世音。

廣東雷州伏波祠觀音廟有此聯。

1.14

行滿果圓,導三乘以齊成覺道;

悲深願重,拯四生而共屆蓮邦。

近代印光大師撰,摘自《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1.15

西天有國,佛號彌陀,七寶莊嚴,風動水流皆宣妙諦;

方便多門,別開淨土,三根普被,上智下愚盡證無生。

香港荃灣西方寺大雄寶殿有此聯。

七寶:根據《阿彌陀經》,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為七寶。

三根:眾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稱為三根。

1.16

佛願洪深,普被三根,因玆九界同歸,十方共讚;

法門廣大,不遺一物,故得千經併闡,萬論均宣。

江西廬山東林寺大殿有此聯。近代印光大師撰,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九界: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

十方:為四方、四維、上下之總稱,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1.16.1

妙門普被三根,因玆九界同歸,十方共讚;

通道不遺一物,故得千經併闡,萬論均宣。

台灣高雄市六龜妙通寺山門有此聯。「妙通」寺名嵌入對聯。

1.17

苦海風狂真可怕,必依教主之言,始得速離此岸;

愛河浪險實堪愁,終靠導師之力,方能早到他鄉。

清‧古崑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87:淨土隨學‧卷下》。

1.18

娑婆教主,悲願宏深,誓度苦人離火宅;

極樂導師,慈心廣大,常迎迷子入蓮池。

清‧古崑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87:淨土隨學‧卷下》。

1.19

唯心淨土;

自性彌陀。

日本仙台市虛空藏室有此聯。出自宋‧楊傑〈直指淨土決疑集序〉,參閱《大正藏47冊1969A:樂邦文類‧卷二》。

1.19.1

步步過惟心淨土;

人人見自性阿彌。

清‧卍蓮曉柔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96:淨土證心集‧卷中》。

1.20

壹叩禪關朝古剎;

同登鷲嶺拜彌陀。

台灣新竹市壹同寺山門有此聯。「壹同」寺名嵌入對聯。

1.21

華臺迎接無疑士;

寶手提攜有願人。

清‧古崑法師撰,摘自《卍續藏62冊1187:淨土隨學‧卷下》。

1.22

華表圓因,顯如來成始成終之道;

嚴彰實果,示眾生心作心是之門。

江西廬山東林寺神運寶殿有此聯。近代印光大師撰,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1.22.1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實如來成始成終之妙道;

彌陀誓願,全收九界,示眾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浙江杭州靈巖山寺,江蘇吳縣崇報寺,湖北黃石弘化寺,及寧夏中衛高廟三聖殿有此聯。

1.22.2

華嚴頓演圓宗,顯如來成始成終要道;

觀經廣陳勝境,示眾生心作心是妙門。

浙江普陀山法雨禪寺大雄寶殿有此聯。

1.23

極樂慈尊垂法手,接引眾生,同皈極樂;

娑婆教主廣長舌,開示群蒙,早出娑婆。

四川新都寶光寺念佛堂有此聯。清‧譚浚之撰。

廣長舌:佛三十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至髮際。

1.24

壽量無邊,十方共讚;

光明最勝,萬佛均宣。

近代觀世心撰。

1.25

壽量無邊,豎窮三際;

光明有象,橫徧十方。

近代印光大師撰,摘自《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三際:即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1.26

誓願宏深,十方共讚;

慈悲廣大,九界同歸。

近代印光大師撰,摘自《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1.26.1

佛願宏深,十方共讚;

生心懇到,九界同歸。

近代印光大師撰,摘自《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1.26.2

誓願宏深,十方同化;

慈悲廣大,三德俱圓。

山西五台山三大士像有此聯。

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1.27

麈剎國中迎願士;

娑婆界內度迷津。

近代觀世心撰。

1.28

彌陀手接蓮池客;

眾生心歸極樂邦。

福建廈門南普陀寺有此聯。

1.29

彌陀自性時時現;

淨土唯心法法彰。

大慶壽西雲題:「彌陀自性時時現,淨土唯心法法彰。誰憶遠公千載後,蓮宗寶鑑見重光。」摘自《龍藏147冊1606:蓮宗寶鑑‧卷十》。

1.30

彌陀諸佛鏡中影;

極樂娑婆水上漚。

摘自清‧實賢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但執妄心居在內,不知真性體全收。 彌陀諸佛鏡中影,極樂娑婆水上漚。 取捨厭欣無罣礙,自家屋裏任優游。」參閱《卍續藏62冊1179:省菴法師語錄‧卷下》。

1.31

證最勝因,金界莊嚴歡喜地;

讚無量壽,寶輪擁護吉祥雲。

北京故宮慈寧宮咸若館有此聯。

金界:金剛界的簡稱。如來內證之智德,其體堅固,能破諸惑障,譬如金剛。

歡喜地:菩薩乘十地的初地階位。菩薩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則初斷一分之惑,證一分之理。

寶輪:轉法輪,即宣說佛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