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栓‖实验中的问题在实践中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74932/8c7c9b8381ae6cb0.jpg)
大家好!自暑假以来,试点班级在推进阅读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1. 在缺乏教师指导的现实背景下,怎样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暑假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效果?
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华樾研究院开展的“好书伴我行”暑期读书活动,学生填写“阅读闯关地图”,需要阅读打卡,搞好微写作,在暑假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效果,有一定的帮助。暑期结束还要召开总结大会,颁发证书、奖品,评选“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活动。
2.教师在布置丛书阅读任务时,如何对阅读文章有效取舍?
首先,需要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取舍学习内容;其次,需要根据精读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取舍学习内容;其三,还需要根据略读课文的文前提示语取舍学习内容。
3.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合理分配课堂教学任务及丛书阅读的时间。例如:如果加上类文阅读,会不会造成不能按规定的课时完成课堂教学;或者为了时间上的考虑,对于课文中的教学内容讲授不透彻?
“精读引领课”学习时间可以用三分之二学教材,三分之一读丛书,学习内容可以是1+X=1+1;“略读实践课”学习时间可以用三分之一学教材,三分之二读丛书,学习内容可以是1+X=1+2;对课文教学内容讲授原则:陈先云说“长文短教,难文浅教。”郑宇说“有所为,有所不为。”
4.同种类型的文章阅读,如何落实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转变部分同学的阅读兴趣?或者提升这部分同学的阅读兴趣,有一部分同学阅读的选择上主要以快乐为主,稍有难度的文章他们便不感兴趣,排斥心理强?
首先,这是教学策略的问题。原来的课堂是学生回答问题,用的是方法,现代课堂是学生解决问题,用的是方法+方式,因此,方法+方式=策略。“同系异策阅读”就是同类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方式。其次,关于兴趣的问题。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时创设“成果展示”情境,学生才会有阅读的欲望。每个学生先从有效阅读开始,学生有了获得感,然后才会有成就感。这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
5.学困生如何运用丛书,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同学,怎样在抓牢他们基础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主题丛书的作用?
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先把基础课型(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上好,再上能力课型(组文阅读课、自主阅读课等)。处理好课型之间的关系,精读引领课学习方法,略读实践课使用方法,组文阅读课巩固方法,自主阅读课选择方法。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