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家:打击传销,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2018-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茂全

传销活动在我国历数十年而不绝,甚至渐次做大,“魔爪”遍布全国,其成因显然并非如舆论所指责的,完全由于加入者好逸恶劳,妄图一夜暴富那样简单。要知道,发财致富乃人之天性,赚钱途径更是数不胜数,但为何仍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加入传销组织呢?可见,这背后存在更复杂的社会因素。

首先,我们要知道传销组织成员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属于社会边缘群体,多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附加值低、工资收入少的低端工种,因而容易对社会产生某种不满,甚至妄想情绪。他们渴望成功与财富,但这些似乎又离他们太过遥远,一旦出现能让他们脱离目前状态的转机,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尽管近年来,受“用工荒”影响,不少地方和企业纷纷提高了工资标准,但必须承认的是,伴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和房价的居高不下,以及社会贫富分化的日趋加剧,目前的工资标准及上涨幅度与公众的心理预期仍有差距。特别是在江浙等发达地区,由于先富阶层聚集,部分人群的心理失衡及价值观偏差问题尤为严重。

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也有社会舆论,特别是一些新闻媒体的“功劳”。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充斥着对财富精英的溢美和为其第一桶金的辩护之词,个别媒体甚至常以艳羡的语气报道富人的炫富行为,对他们的违法行为(比如超生)或视而不见,或当成娱乐新闻大肆炒作,全然不顾自身应该承担的舆论导向作用。在这样的语境中呆久了,人们的心理难免趋向两个极端:要么仇富,要么拜金。而这也就在客观上为传销组织的“一夜暴富”神话提供了大批信徒。

此外,有些部门监管不力以及市民的漠然也对传销组织的做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传销窝点尽管总是隐藏在居民小区,但因存在十几人蜗居一室、极少出门等反常情况,所以极易为邻居所察觉。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传销窝点是因为居民举报而被捣毁的。由此可见,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必要的关心,人际关系已相当冷漠。

德家认为,打击传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倘若全社会不能齐心协力,不从制度、文化以及社会心理层面去铲除它滋生的土壤,传销这颗社会毒瘤恐怕会继续“茁壮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