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手工爱好者手工天地编织

组团折腾,老公给我写了个编织图app!

2017-01-08  本文已影响472人  NataliaB

01

看过范范文章的同学,都知道我是篇篇不离编织呀!
今天的区别是,一个人折腾变成带老公一起组团折腾,嘻嘻~
在简书更新会正反针就够了范特茜的编织生活两个系列,记录对编织的痴迷;
像我这个年纪,标准80后,很少有人乐在其中;
朝九晚五的我在编织这门手艺中减压、释放;
如果这些文字能增进你对编织的一点了解,在你的心中萌动拿起针线的念头,范范已经很开心了;
编织不止,与小伙伴儿一起前行,这条小众之路很美

02

简书码文过程中,我总是希望能够编织口诀和编织图配合的方式,双管齐下,做仔细的展示;
用PS一针针拼接编织图案很耗时,还费眼睛,近视度数已经15年没变了,不能晚节不保~
那就手绘吧,就是酱紫,下图是圣诞帽中耳朵部分的编织图:

手绘方便,打印好4:3的网格,定位好,一针针画就是了;
但有几个弊端:

1、手绘不够标准,可能会误导对编织符号不熟悉的新手同学;
2、1针画错,只能重来;
3、DIY的A4点阵模板1行最多画72针,更多针要分纸画完再拼接。

03

每次发文前,我都会整理好编织口诀,如果有个app,输入编织口诀直接生成编织图,那该有多方便呀!
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我都被自己感动啦!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痛点思维嘛!

好!作为2只产品汪,就是擅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狮和程序猿的组合,正好可以让想法落地~
行动派说干就干的劲头儿,就像吃三文鱼时狠狠蘸了下芥末一样,一下就冲上了!

04

跟老公简单说了我的想法,他爽快的答应了,也许是想以此裹挟我做更多家务吧~


一口气,我给我的程序猿写好了需求,给编织盲的他介绍我想要什么:

达到效果?
app内置针法图片,在app中输入编织口诀,直接生成编织图;
编织口诀格式:
R1:1正、2反、3正;
R2:3正、3反;
说明:
R表示行,R1在最下,R2在R1上,以此类推;
行与针之间用中文冒号“:”分隔;
针与针之间用中文顿号“、”分隔;
行与行之间用中文分号“;”分隔;
“1正”表示1针正针,需要生成1个正针图片。
功能点:
1、片织时,奇数行按照编织口诀从右往左生成图片,偶数行从左往右生成图片;圈织时所有行从右往左;
2、对齐:默认居中对齐,可更改为左对齐或右对齐;
3、片织偶数行反显:正针显示反针图片、反针显示正针图片,其他的成对相反显示不常用,还没总结,总结好逻辑再写进去;
4、标注:第1行和最后1行、5的整数倍行、第1针和最后1针、5的整数倍针用小写数字标注;
5、保存:存到系统相册。

需求写好了当面讲一遍很有必要,配合示意图,确保编织盲能正确理解我的需求,避免最初需求阶段脑补跑偏;
这是我在工作中血淋淋的教训,你以为别人知道、理解、GET到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需求前可行性先聊下,第一遍沟通;
需求明确后要当面确认,及时跟进;
不要幻想脑电波同频,就算亲老公,也得把需求拆开了,嘚吧嘚讲清楚。

05

曹先生理解需求后,进行拆解,先把大框架搭建出来了;
根据规则,设计算法,这块是app的核心啦;

他忙着算法,我忙着后勤;
用PS画出可能用到的编织符号单图,切图做为素材,供app内置进去调用;
其实,曹先生给我仔细讲了2遍app开发的细致过程,我只记得搭框架—设计算法—图片解析—测试验证
好像漏了什么,脑带宽有限,GET不到程序猿表达的技术细节…

就这样,一个名叫KnitPic的app诞生啦,在简书和微信之间的新生儿头像就是啦;
一不小心暴露了手机桌面…
Knit是棒针编织的意思,KnitPic app能够做到直接输入编织口诀,生成完美的编织图;
有了它,以后范范文章里的编织图有保障啦~

06

对比下,左侧手绘、右侧KnitPic生成;
好有趣的app开发尝试,头像用了我俩宝贝女儿的头像;
如果是公共下载的应用,我会设计个体现功能的图标;
我自己用,这样蛮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