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养在深山里的阳光和图腾(墨江行系列01)
导读:年前,我跟着朋友去了一趟云南墨江,感谢朋友们的长途奔波,感谢当地友人赵哥、周哥等人的热情款待。墨江,一座小县城,气候宜人,知道的人不多,名号却不少。双胞胎之乡、紫米之乡、太阳转身的地方。离开繁荣,这里的乡土气息更贴近自然,阳光的味道也更加独特。


墨江的腊月,还不是太冷。这里,吹的是跟几个世纪前一样方向的风,北温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交汇一处。我们抵达墨江的第二天,尝过蒙自过桥米线,小作憩息,便驱车赶往克曼村所在的深山,期待一睹紫谷哈尼梯田的芳容(紫谷,脱壳后成紫米)。
我们一行8人,两辆车一路颠簸,屁股多半没贴在座椅上。若是没有超凡的驾车技术,这崎岖的山路,恐怕是胆战心惊的,光是往下看,距离我们几十米远,蜿蜒逶迤的路,逐渐变得像拉丝线头一样。我打量着这段土路两旁的宽度,不足一米五。幸好,赵哥技术了得,我见识过他的镇定自若。
1200公里的云与路,我们从湛江来到墨江,就像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提到的那样:就画线条,画你喜欢的线条,要知道,画家的责任不在于再现事物的线条,而是在于用自己的线条在纸上构筑一个新的世界。是的,我们不是搬来旧生活,这里更像是生活的救赎,用来构筑我们内心的新世界。
下车后,登上民房顶楼,我面对眼前景色的一刹那,看着苏醒的胶泥梯田,流动的长云,一点点在向我靠近。依山而傍的梯田,层层叠叠,这个季节里,能看到注满水面,蜿蜒如登云天梯,高耸入云,何等豪迈、气派。这就像墨江哈尼人的做事风格一样,豪爽,不遮掩。千百年来,哈尼人世代与梯田相依为命,在这陡峭的山坡上,种下希望的紫米,聆听大地的歌声。所以说,这哈尼梯田,又像披着波浪的五线谱,朗朗冬日,以红河为谱,阳光为器,奏响一曲深山之歌。更神奇的是,听当地友人说,这梯田,也像一副巨大的水墨画,随着四季的更替,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色彩。
我习惯走在狭窄的城市路上,第一眼遇见无边际的梯田。磅礴大气?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天啊,身临其境时,我才醒悟:人家把梯田拍得再美,我只能赞叹。我也无法形容造物主的神奇。当我亲自眺望满坡梯田的时候,满眼尽是大地的艺术作品,而不是摄影作品。面对鳞光闪闪的稻田水面,内心特别安静,心情格外开朗,城市里匆匆的车流声渐行渐远。我不再相信,一杆墨笔,可以镌绣大好河山,雕镂人心,一部相机,可以定格壮丽山河,展露灵魂。
处在北回归线上的梯田,如果失去深山里的阳光滋养,想必也没有如今的光彩照人。养在深山里的阳光,炽热,但不刺眼。望着炊烟袅袅升起,再弱小,再懦弱的灵魂遇到这片阳光,也会被晒得粗犷和自信。
墨江阳光的味道,只有真诚,从早到晚。



我俯瞰梯田,梯田、村落、人家,尽收眼底。指点江山的那一刻,江山如此多娇,阳光如此亲近,多想自己成为写边塞诗的诗人,看看太阳转身,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浩瀚无边。深山里的阳光躲起来,留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的只影孤单。
即使我掏尽诗词,我想文字也无法超越大自然的广袤。
后来,我们到农户家吃杀猪饭。饭前,我和朋友两人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走。只见黄色的土墙上,倚靠着一位老人。初见那幅景象,我的脑海无数次闪过教科书里描写农民的形象,如今亲眼所见:他那瘦长、古铜色的脸颊上,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丝毫没有哀怨岁月的意思,手里提着小烟斗,休闲地望着远方。农耕时,背朝黄土面朝天。如今,沧海桑田一线天。我的内心有种莫名的伤感。也许,他的内心是安详和快乐,毕竟农民种紫米,比城市里的套路要来得简单些。
寂寞、孤单、焦虑,是都市人的写照。坚守、安定、感恩是墨江人的情怀。
等我们大快朵颐后,天色已晚,温柔的夕阳就要躲进深山里,抚触着他的孩子——深山村落的原居民,万道霞光染红山间,那一幕也是如此美。我见惯都市生活,住过农村,却从未在1600米的高原深山里,与阳光和梯田对话。
感谢旅途,让我知道:幸福不远,就藏匿于每一寸深养在这里的阳光。穿着毛衣,晒着后背,这种温度,让我明白:阳光之于墨江人的意义,紫谷梯田之于哈尼人的意义,那就是图腾!
到底是哈尼人在深山里养着这些阳光,还是阳光孕育了哈尼人?到底是哈尼人唤醒紫谷梯田的光彩,还是紫谷梯田哺育了淳朴的哈尼人?这里,自有答案。
墨江梯田,一个旅游团不会带你去的地方,一个不需要也用不着美颜和P图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别处即远方,远方即墨江。



后续篇章预告:
墨江行系列02主题:唯有美食,不可带走
墨江行系列03主题:路途与景色
墨江行系列04主题:一些人,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