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五章 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2020-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Chen与非

47/366

01

记得在大专刚上大一的时候,上课可以随便拿出手机,没有高中时代的那种老师和家长在后面鞭策自己学习,自己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到处乱飞。

后来上课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课听不懂,开始埋怨这个老师的口音好重,那个老师的讲课方法不行……

然后自己看书想自学,结果发现自己没有老师的引导根本学不进,学习效率也很差,这也才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多么差劲。

书上说:无论能力的谱系多么复杂,有一项能力是最特殊的,那就是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元能力——关于能力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可以自学的一种能力,无论你现在不会什么,但当你发现那是你的短板的时候,你可以立即想方法去解决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而不是遇到一个困难的时候只有在抱怨自己不会,也在抱怨没有人来教你怎么做,这些其实都是靠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了。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其实是相对内蕴的、起到支撑作用的能力。

02

现在都流行听书了,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没时间看书,而听书是讲书者在讲书本的精华内容,所以和看书没什么区别。

有一段时间我也是喜欢上听书,在操场散步的时候听,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的时候也可以边听,但后来发现其实吸收并不大。

很多内容只是听过有一些印象而已,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被推着往下听了。

也有很多人平时无聊的时候都是看文章,或者看各种小视频,也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涨见识涨知识,当遇到一个新的观点,自己又很认同的,于是就认为这是一个知识。

其实知识都是信息,但信息并不全是知识,有很多知识是被截取下来的,没有前因后果关系,让我们只是吸收一个结果而已。

就像有的观点大肆宣扬想做什么只要开始就好了;但有的却说盲目的努力只会感动自己,往往也是没有效果的。

这些都只是缺乏上下文,似乎在鼓励我们直接认同而已。

书上给出的建议是:对于手机上网络上的很多信息,我们只需问“为什么这件事情对我很重要”,就会发现这个页面可以关闭了。

遇到新信息时,在分析阶段(问前因后果)主要关注信息的有用、有价值之处,到了整理阶段(问适用边界)再去质疑和挑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