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阅读的方法》08

2022-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liumw1203

8 棋局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没有一件事是独存于世的。
知识世界就像一盘棋,每一个棋子都和其他棋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掣肘——我们只有看到周边车、炮的阵形,才能看懂每一个跳马、将军的招法;只有看到整个棋盘的布局,才能知晓每个卒子、马、炮的具体处境。

我们学校学到的知识,都称之为“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不重要,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将其关联在一起。

比如,欧阳修和苏轼这两个人,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分别是下面这个样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如果要知道两人的关系,就要到更多的书中去找。
比如,苏轼刚从四川来到汴京的时候,欧阳修看见他文章写得好,就兴奋地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苏轼对欧阳修也是尊敬得很。有人统计过,苏轼文集中提及欧阳修多达176次。
放眼整个北宋100多年的文坛演化,我们才能看清欧阳修和苏轼之间的真实关系。
他们既是忘年交,又是前辈领袖和接班人。欧阳修对苏轼说的那句话,“我老将休,付子斯文”——我老了,将来这大宋朝的文坛领袖就是你——原来,不是一句泛泛的客气话,而是很郑重的衣钵托付。

有句俗语叫,“灯下不观色”。
这是说在某种特定的灯光下,不管灯有多亮,我们都看不出东西的真实色彩。
那如果就是没有阳光,只能在灯下看。我们就需要,换不同的灯光,多看几回,我们就能大概猜测出真实的颜色。
想读懂一个人,也是一样。不能只看他的高光时刻,更不能只看他的个人表达。我们得尽可能把他还原到他参与过的所有棋局之中。
正如山本耀司所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