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

浅谈诗词前序

2025-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共同学

        学习诗词偶感: 传统诗词的前序通常不是随便写的,一些自然简洁的诗词“前序”原本就是诗词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宜"一刀切″地删除或否定。否则,可能会让原本具有真情实感的传统诗词,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或莫名其妙。

        比如,苏东坡先生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前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就写得自然巧妙,如果删除此前序,会让该词失去写作缘由与基础背景,也不便于后人或读者理解和传播。

        又比如,苏东坡先生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也写有一段前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该前序便于读者更准确地阅读理解全词内容,简洁自然,值得学习。

      包括陈毅元帅所作《梅岭三章》中,也有一段前序“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试想如果删除该"前序″,我们还能更真切地感受《梅岭三章》中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吗?我们还能更真切地理解陈毅元帅本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吗?

        以上只是偶有所感地略举几例,旨在便于学习积累和互动交流,其实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展开了。

          ——素生杨共  2025.3.24晨 随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