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
2022-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wind73
昨日,再次向韩大夫学习,极为受益。
一、中医的底层逻辑完全正确,调和阴阳使人体恢复到一个正常状态,以其自身的免疫力即可对抗各类病害的入侵。
二、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再总结,会形成个体螺旋式向上提升的一个正向循环。

三、通过特征工程、决策树、机器学习等方法为中医诊病决策建模,我认为有望将一个顶级中医的80%的能力固化,但再向上提升可能会非常困难。在中医望闻问切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症及成因做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这种判断我认为有80%是通过医生的三维感官来做的认知,但恰恰那剩余的20%是由顶级中医的"心"对患者进行的探查,人们也可能理解成这是顶级中医的毕生功力所致,我认为这种综合判断能力是顶级中医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连通了高维智慧后的自我突破。这种道上突破后的感悟是只能自己意会,很难言传或者无法言传的。是否已经形成这种突破,决定了一名中医与顶级中医的疗效差异。
这种"得道"的临界点,我理解有可能以这样一个数学公式来量化。正确逻辑x悟性x实践量=得道的临界点。正确逻辑的域值是从+1到-1;悟性的域值是0到1;充足的实践量是保障。
这个公式能验证一个顶级中医为什么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有好老师的指点找到正确的逻辑、方法论已然不易;自己还要有非常好的悟性;同时大量的实践积累是需要时间来磨砺的。某一天,当他突破了这个临界点,才会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体验。
未来有志于以模型算法固化中医经验的朋友们可以找机会进一步切磋探讨。
周末愉快!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