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父亲‖写在父亲节前
你从田地间走来,带着泥土和野草的气息
你从瓦砾中走来,灰尘和水泥沾满你的裤管
你从斧锤中走来,木屑和生活的鸡毛抖落一地
你从笔墨中走来,纸面和书桌记得你的执着
你从光影中走来,岁月载不动你雕刻的痕迹
……
我的父亲,他是个农民、工程师、木匠、画家、雕刻家。
但他终归只是一个农民,因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至今仍为生活奔波着,没有城里人退休后的悠闲,也没有文化人的自在。苦过累过笑过,辉煌过落魄过失望过,但仍在坚持着……
父亲的历史
小时候的父亲,聪明好学,机智过人。可惜一场文化大革命,断送了他上学的梦,因着家里的“成份”问题,刚刚进入高小的父亲,便被遣回了家,从此再也没能走进他梦寐以求的学堂。
爷爷把他的木匠绝活传给了父亲,并在后来的打拼中,一边包工,一边把房屋设计、预算的技能也传授给了包括父亲在内的几个儿子。由于父亲的用心好学,在后来多年跟随爷爷管理过诸多工程之后,他在设计方面的天分远远超过大伯三叔和其他几个亲戚。
童年的生活,因为爷爷,也因为被爷爷宠着的父亲,我们过得富足快乐。
父亲,也一直是爷爷引以为荣的二儿子。
十二岁那年的一场变故,夺走了爷爷年轻的生命,以他为中心的一大家子,从此分崩离析、永无宁日。
父亲是实干之人,也是刚正之人。他无法主宰人心涣散的局面。论辈分,他不是最长,论年龄,他不是最大,论权力,财权旁落。一家之主的爷爷把一大摊的事业和资产留给他的子女亲属们,却无人能像他那般挥斥方遒、一呼百应。
父亲选择了离开,离开他的父亲为他和他的兄弟们创下的基业,选择隐退山林独自开荒。
记忆中的辉煌至此而止。从此关于父亲的画面总是沉重而艰辛。也是从那时起,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父亲心中的落寞。
养育的艰辛
九十年代的农村,已经不再为了温饱发愁,更多的人都奔着更好的生活努力着,不少的同龄人早早辍学加入了创富的行列。我们家的孩子都在上学,小学、初中、高中,生活的重担全在父亲一个人肩上。
家里的积蓄,全部拿来投资到了父亲承包的十亩荒地,开垦、筑坝、打井、购苗、人工。没有经历过世事艰难,也没有独自投资经营过的父亲,以为他倾其所有投入可以换来丰厚的回报,家里原本就有十亩地,加之承包的十亩地,就他和妈妈两个劳动力,披星戴月,晨昏颠倒,废寝忘食,无数次我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看到他瘦小的身躯架驶着轰隆隆的三轮车在田间奔走,无数次我看见他独自扛着几十公斤的粮食吃力地爬上阁楼晾晒,无数次在湿冷的凌晨,坐着他的三轮车到集市上批发蔬菜,无数次在烈日炎炎下晒到汗流浃背……
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多的累,原以为倾尽所有投入可以换来丰厚的回报。一场无情的大水,浇灭了他所有的希望。
因为选择的荒地,地势较低,又在河边,河里排放的是造纸厂的污水,一夜大雨,河水上涨,泛滥的污水淹没了他苦苦经营了两年的菜地和果园。
那个时候,我和姐姐已经离开了家,正在省城读书。每个学期的学杂生活费至少也在三四千元。得知家里的事情之后,我无法想象它给父亲带来的打击,焦虑的心情无可名状。
尽管后来得知,一向坚强乐观的父亲因为这件事在家躺了一个星期,也知道,家里从此将面临严峻的经济问题。但,骄傲的父亲,他没有让孩子们受一丁点金钱上的委屈。我知道,他一定是想了别的办法,才能让我、姐姐和弟弟的学业得以继续。这别的办法,一定让他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直到后来,我和姐姐毕业、弟弟上了大学,因为工作的没有着落,弟弟大学的费用也高的出奇,前前后后近十年的学习生涯,从来没有一次听到父亲在我们面前提起过经济的困难,还时常鼓励我们好好学习,不要担心家里。
父亲的技能
我对父亲如何习得绘画与雕刻的技能,并不是十分清楚。只在我还小的时候,常常看到他写字、画画,各种字体。有的浑厚、有的俊逸、有的娟秀。每当过年,家里堆满了邻居们送来让父亲写的对联,他一人包揽、乐此不疲。他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画人物,飞禽、走兽,画松石、流水,虽纸笔简陋,但所画之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那会当地流行一种房檐下面的水泥雕刻,房檐多做庙宇上的飞鸟状,雕刻多选松鹤延年、鸟语花香、山高水长、八骏图等吉祥图案,远远地看上去,动静结合,艺术味道浓郁。附近但凡盖房子的,必要请父亲给做这种雕刻,每做一处,赞美之声不绝,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声和作品传到现在,二三十年过去了,如果谁家还有没拆掉的老宅,仍能看到父亲当年的雕画,在斑驳的太阳光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图案散发着岁月的味道……
父亲的木工也是一流。
小时候,家里的衣柜、书柜、桌椅板凳,从选材、制作、上漆,全是父亲一手打造。方圆百里,谁家有老人离世,都会来请他给“打棺”(制作棺材)。他从来不拒绝,也分文不取。只是每次“打棺”回来,除了衣襟上拴看红布头(用以辟邪),必有致谢的东西,一条毛巾或一盒糕点。妈妈的箱子里,至今还堆了厚厚一打父亲“打棺”得来的毛巾。
不是奖赏,似乎更是对人格的回馈。
父亲还是个机械师、修理工。无论谁家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或者电灯电闸什么的出了故障,只要吱一声,经父亲一摆弄,全能好。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坏了什么东西,从来不用谁操心,也不用发愁,我万能的父亲一概搞定。
现在结了婚,自己反倒时不时像个女汉子,给儿子装自行车餐椅,鼓捣煤气什么的,便特别怀念小时候依赖父亲的感觉。
父亲的性格
父亲,他很犟。
他认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即便是错误的事情,他会自己承担后果,但从不认错。
父亲,他忍辱负重,孝义当先。
爷爷去世后的二十多年,他对奶奶不离不弃,至诚至孝,丝毫不因他们兄弟间金钱上的纠纷受影响。即便知道了他的兄弟姐妹们背地里分了爷爷的大部分资产,他仍然恪守自己为人子女的本分,对奶奶躬亲备至。
父亲,他豁达开明,礼让三分。
所有的家事,妯娌间的你长我短,他向来护理不护亲,即便是自己的老婆,他也从不护短,常常让母亲自省。也时常教育我们姐妹“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别人家有了解决不了的矛盾,都会找他来调停,家里小辈受了委屈,夫妻双方有了矛盾,父亲都是他们最好的倾诉的长辈。
父亲,他公平待人,从不看低任何人。
即便是巷子里最遭人嫌弃的那一家人,父亲仍能从他儿子身上看到他的可取之处,不畏人言,与他切磋古董艺术。
村里好吃懒做的五保户,三十多岁,每天晃悠,每次晃到我家门上,母亲总是厌恶地给他块馒头,父亲则会和气地跟他说话,给他递烟。
父亲,他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家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爷爷。有他在的地方,总是欢声一片,孩子们喜欢爷爷做的鬼脸,喜欢爷爷给他们做的秋千,喜欢爷爷跟着他们一起跑跳……
就在两年前,父亲突然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创作——根雕艺术。他从家乡的土邱上找到许多枯掉的树根,自己打磨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将那些形态各异的树根制作成花盆、动物、寿星或者让你无法想象的东西,抛光、打蜡、上漆,令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却又苦于无法实现它的价值……




去年春节回家,六十多岁的父亲,他亲自开车到车站接我——没有学过驾照的他,开着他花两万块钱买来的电动汽车,老司机样娴熟地拉着老伴在他的同龄人艳羡的眼神里呜呜地开过去……
关于父亲的故事,还有很多。穷我这一支笔,一屏字,写之不尽,书之不完……
有生之年,愿父亲安康、幸福,晚年无忧。愿他的艺术之路和财富之梦,如他不泯的童心般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