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动力
人生从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到晚年,如何在无意义的人生中找寻到人生的意义,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当一个人内生动力产生,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愿意干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一定要干什么,不干成什么决不罢休,那么,茫茫人海,花花世界,注定这个人在无意义的人生旅程中不会“躺平”。
不管在日常聊天还是在自媒体视频上,当谈到孩子的学习,感受到越来越难管理,绕来绕去,认识到内在的正能量的集聚和内生动力是何等重要;越来越认识到管出来的孩子不会有太大出息,因为孩子认为在为爸爸妈妈学习,在为奖励学习,在为“光宗耀祖”学习等等,所以一旦脱离这些,孩子学习愿望下降,随波逐流。
今日看到一则故事,很有启发。话说一位退休老人原本居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有3个孩子来到他门前,将一个破旧的铁桶踢来踢去,喜欢清静的老人实在受不了这种噪声,决定想办法阻止他们这种行动。
有一天,3个孩子正在踢铁桶,老人走到他们身边,说:“看你们踢桶,还真是有意思,你们要是不来,我还觉得有些寂寞呢!这样吧,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铁桶,我就给你们每个人两元钱的报酬。”3个孩子非常高兴,每天都会相约着到那里使劲地踢铁桶,而老人也如约给他们报酬。
过了几天,老人对3个孩子说:“由于物价上涨,我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少,恐怕从明天开始只能给你们一元钱了。”3个孩子虽然有些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放学后都坚持来踢铁桶,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也不再感觉有乐趣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愁眉苦脸地对3个孩子说:“实在对不起,我最近手头太紧了,恐怕只能给你们五毛钱了。”
3个孩子的脸上立刻显出不屑的表情,其中一位孩子说:“谁会为这区区五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我们不干了!"从此之后,老人居住的地方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看明白没,那3个孩子一开始踢铁桶,就是图个乐呵,好玩,他们的内生动力驱使。然而,当老人用额外的行为理由(金钱)对他们进行刺激,在短时间比内在动力(自娱自乐)更有吸引力时,他们的内在动力就转化成了外在动力(获取报酬),结果就变成了为了钱而玩耍。
如此,虽然提高了他们踢铁桶的积极性,但是减弱了他们踢铁桶的兴趣。当这种外在动力对他们无法产生吸引力的时候,就没人再愿意白费力气了。
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为了父母的表扬和奖励而读书学习,和故事中讲述的孩子不就是一回事嘛,用外在的动力让孩子读书学习,颠覆了学习的初衷,将学习从内在的自觉引向了外在的价值,当孩子觉得不值得或者失去了奖励等外在动力时,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
或者即便考进了一个好大学,到大学后没有了太多的约束,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有多少孩子在没有内生动力中放纵自己打游戏、挂科,有的甚至被学校开除,这都是非常可悲的案例。
真正优秀的孩子不是为了外在动力而学习,对于成功而言,一个人的内生动力比外在动力重要得多,内生动力更加持久、强烈。对于学习,内生动力就是学习的兴趣和知道学习对自己成长的意义,不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愿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
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管长到多大,决定我们未来命运的,不是父母亲人和朋友,而是我们自己,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不能依赖任何人,我们可以有约束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式和方法,但不能被动地按照他人的意愿或他人为我们规划好的人生轨道麻木地活着。心里清楚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非常重要。如此,才能不虚度自己的人生。
现今社会,新媒体的火热,自媒体的“疯狂”,把大人小孩卷进一个目不暇接的社会,走到哪里,一部手机,在小到三四岁的孩子、大到七八十的老人手里,像兴奋剂一样捧在手里,如果没有点学习的内生动力,就地躺平太容易不过了。
问问自己是否想做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自己喜欢啥?这一生想要啥?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有内生动力,就多想想,常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