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南京太平天国 瞻园

2021-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秃先生

瞻园,位于瞻园路208号,又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有江南四大名园,金陵第一园之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瞻园,原为中山王徐达王府西园,清初为江南行省布政使署,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和夏官丞相赖汉英和幼西王萧有和府。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中毁于兵火。同治、光绪年间两次重修。乾隆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并题“瞻园”。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水利委员会、中统局、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解放后,曾为公安三分局驻地。1958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设于园中。后经数年的修葺扩建,终为现状。

沿瞻园路由西向东行,未及大门便见到临街山墙和西门上的“瞻园”二字。

瞻园大门,门厅上悬“金陵第一园”匾额,左右柱联:瞻望无双地接秦淮文脉灿;园称第一天行己亥太平春。厅内大门门楣上悬挂“瞻园”竖匾,东西分别挂有“南京市博物总馆”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牌匾。

入瞻园,前面仪门上方挂“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其后五进古建筑即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瞻园,虽为博物馆 ,其实是展馆与园林合璧,东部为展馆部分,西侧即是瞻园。

仪门与展馆之间的庭院两侧,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铁炮20门。

进入展馆,迎面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年轻时屡应科举不中,29岁时改信基督教,后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积极的外贸政策,严禁鸦片买卖,分兵西征、北伐,用兵至十余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势力骤减,洪秀全因疾病缠身,在清军围困天京期间于1864年6月1日服毒自尽,7月19日,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覆亡。洪秀全,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政权,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对整个近代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天朝宫殿复原模型

太平天国历史陈列,以精练的文字资料,按金田起义、定鼎金陵、北伐西征、天京事变、挺进苏浙、天京失陷六部分反映了太平天国前后18年的悲壮历程。专题则以太平天国的军事、经济、艺术、对外关系和影响为五个主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客观史实,许多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

天京保卫战形势图。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在公元1862年至1864年进行的防御作战。清政府调动兵力达到二十万围攻天京,而太平天国方面调动的兵力共有10多万,最终以天京陷落而结束。

太平天国玉玺,即天王洪秀全玺印。玉玺系用青玉制成,正方形,边长20.4厘米,高2.7厘米,纽高7.4厘米,纽背刻有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刻双凤朝阳纹,左右刻龙纹,下刻立水纹。玺文用宋体正书阳刻,共44字:“太平玉玺,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天王洪日,恩和辑睦,救世幼主,主王舆笃,八位万岁,真王贵福,永定乾坤,永锡天禄”。天京失陷时为清军所得,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木玺,三寸见方,四面龙纹,中间刻有“旨准”二字,为天王洪秀全日常批签奏章及批准印刷时的常用印。天王洪秀全有玉玺、金玺、木玺各一方,木玺印面图案内容与金玺相似。

      翼王石达开被迫离京出走的告示

      太平军击毙外国侵略者统计表

      天王皇袍

      中外伟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参观完太平天国历史陈列,便穿廊过厅前往瞻园西部。瞻园西部,亭台楼榭、池水假山、环廊草坪,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亦称“西园”。入口处的”瞻园“二字据说是乾隆御笔。   

沿游廊前行,前面的建筑名“老树斋”。老树斋房后为牡丹台。牡丹仙苑,列瞻园十八景之一。可惜,现在不是观赏牡丹的季节。

游廊,是西园的一大特色,逶迤起伏的游廊将西园分割成五个小庭院和一个主园,互相连通又各自成景。乍看仅是一条游廊,谁知粉墙花窗后面却是另有一番风景。

延晖亭,位于一览阁东南,因夕阳最后一抹余辉在此延长,因而得名。此庭院中,除有延晖亭和一览阁外,还有一座罗尔纲史学馆。罗尔纲,是研究太平天国史学的一代宗师,又是考据学、训诂学、金石学和晚清兵志学专家。他以毕生精力写了以《太平天国史》为代表的约700万字的论著,编纂整理了3000余万字的关于太平天国的资料,为太平天国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览阁,位于庭院中心,三面环水,二开间,歇山顶二层建筑,坐北朝南,东与延晖亭相临,为瞻园最高建筑。阁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此联为明代文徵明撰。

      一览阁右为延晖亭

      盆景园

      小石桥

  半亭,与游廊右右相接。

静妙堂,建于明代,为三开间附前廊的硬山建筑,室内以隔扇划厅为南北两鸳鸯厅。东临边廊,北濒石矶,西连石壁,南接草坪。东西山墙均开小窗,南北皆为落地隔扇门。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泓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南水池紧接静妙堂南沿,厅南建月台与坐栏,可观水池游鱼与南假山景色。

  静妙堂,堂前对联:噫!石本多情,不言何憾,萦丘壑,绘烟霞,镇日静观同啸傲;嘻!水能益智,其乐无穷,潜蛟龙,藏宇宙,毕生妙想此淹留。

南假山位于静妙堂前,面积900平方米,系用1000余吨太湖石拼接堆砌而成,其下部形如蟹爪,钳住水面。临池绝壁高7米,主峰高9米,由危崖、溶洞、钟乳石、蹬道、石矶、瀑布与步石组成。

      西园水景

游廊上的月洞门。穿过月洞门进入西园中的主园。园中一条溪水连接起南北两池碧水,自北向南,环池坐落着薇亭、北假山、岁寒亭、观鱼亭、扇亭和静妙堂。   

 

北假山,系明代园林遗存,北假山坐落主园的西面和北端,山体中空,东接曲廊,一池碧水于山前,为园中最高点。

      观鱼亭一角

岁寒亭,位于瞻园西假山,亭旁遍植松竹梅岁寒三友,亭由此得名。亭前有梅花坞,植梅数十株,此为瞻园明清“十八景”之一。亭联:绿竹红梅先发属荣,青松翠柏后凋有志。

逐月楼,位于西园北端,两层五开间歇山式建筑,为园中最高楼,因赏月得天独厚,故名。一层门联: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据说是林则徐所题。   

环碧山房,位于西园西北角,坐西面东,前置平台,形如水榭,为赏月观水的极佳之处。两侧门联:嵌壁书留十全老,累石屏张九叠云。

春波亭,为一单檐攒尖顶方亭,位于环碧山房东侧,逐月楼东南,三面临水,建于池水中的基石上。

画舫,三面临水,舫首东侧设平桥与岸相连。舫首开敞,舱中落地花格窗,造型古朴高雅,装修精致。匾额“盈盈一水间”。 


明志楼,楼前立一座“江宁布政使司署木牌坊”,楼内设“江宁布政使衙署史料展,集中展示了瞻园作为布政使衙署200余年间的发展变迁和历史资料。门联:水木依然,重过名园寻往迹;沧桑屡易,几回春梦醒无痕。

      楼内悬挂“清慎勤”匾额,匾下公案背后的屏风上刻有康熙皇帝颁布的《圣谕十六条》: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甘棠楼,坐北朝南,原为江宁布政使司署用房,门联:耽文艺如嗜欲,以古人为朋曹。甘棠,又称棠梨,古人常以“甘棠”赞颂地方官吏之有惠政于民。此处“甘棠”自然是用来称颂布政使及其惠政。

      通向明志楼的四瓣花门。

  透过四瓣花门,看向瞻园东门前小园中的雪浪石,整块石如一团击在石头上的浪花,又似在阳光下逐渐融化的雪团,为瞻园名石之一。

透过雪浪石,前面的院门即是瞻园的东门,也是参观的出口。

  走出甘棠楼,时已中午,随即出园。此次入园多是沿游廊行走,无意中漏掉了周边的不少景色。瞻园,一个江南园林中的历史展馆,既可观展,又可游园,除了南京,在其它地方并不多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