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心的隐士-读《瓦尔登湖》有感 - 草稿
老公买了一本我没有听说过的书,然后得知此书在一研究生室友的书架上也有,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虽然不知道我的研究生室友有没有看完,肯定的是,我老公没有,而我却完全是因为好奇而读完了它。
做一个有心的隐士-读《瓦尔登湖》有感 - 草稿因为百度了一下,发现这本书是一本颇有争议的书,说很多人对作者的想法和做法是呈两极化的态度,而读完他的前半本之后,我突然知道为什么了?
他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确不为多数人,甚至绝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敢为之,也想不明白作者是出于什么的想法寻了这么个生活方式。只是在理解大众对他的看法的同时,更多地是钦佩和敬仰了。
钦佩他回归自然的魄力——的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虽然中国古代文人也有如陶渊明般的田园居士,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属于正常的社会生活,可是瓦尔登湖作者的生活完全是一种刻意把自己原始化和野蛮化,将自己正真与大自然合二为一,很少、极少认为干预自然的一切,包括他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使用的语言、处理问题的方法、衣食住行都有一种“道法自然”的肆意,不受一切束缚,哪怕是来自生存的压力。
敬仰他的学识渊博——仅从第一章就能知道,作者至少会四五种不同国家的语言,他的阅读之量和涉猎之广也非常人可及的,甚至比一些我们知道的哲学家、科学家的造诣还要深厚,这一点随着对此书的深入阅读,越有这种感觉。仔细想想也是,作者只所以选择这样的回归大自然,有一层原因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阅读和学习吧,喧嚣的城市和俗世如何比得了大自然的深邃和静谧带给人的心灵的洗礼呢?!
钦佩他“无所不能”的生活技能和常识——在如此简陋甚至可以说是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作者一样可以就地取材完成他想要的一切设备和物品,虽然也没几件数的出来的,可是他却做过生意、炒过房子,当过牧师、受过拜访,是位农民、更是大自然的绘画师……感觉就没有他不会的技能,没有他不知道的领域,虽然他做的并不多好,但是他都在努力地做,和他相比,感觉自己是连“菜鸟”都不能算的婴儿吧,感觉自己都没有借口说自己忙而没有时间学习。
敬仰他对大自然的耐心和善心——闭上眼睛感受他对瓦尔登湖及其周围环境和生物的描写,就如同瓦尔登湖是他一草一木种植起来、一笔一划勾勒出来、一丝一缕编织起来、一字一句琢磨出来的无与伦比的美丽,让人很有现在、立刻、马上就寻着去瞅一眼、驻一足、露一宿、走一遭的冲动。作者完全是把自己融入瓦尔登湖、耐心、细心地呵护着湖及其周边给他带来的一切感受,于他都是神圣美好的,才会将它们的灵动、细腻表现地淋漓尽致,如果不是心怀大善,我觉得应该是感受不出来的吧。
还有一处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使用的比喻了,想不起来具体的情节在哪几处了,但是却感觉到作者文字的犀利、原始,比喻的对象着实让我差异,但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好奇作者是如何想到的,而我在这方面似乎太缺少天赋了吧。
总之一句话,《瓦尔登湖》出乎我意料的好看,瓦尔登湖也出乎我意料的美丽,作者更是出乎我意料的质朴!
做一个有心的隐士-读《瓦尔登湖》有感 - 草稿如果你感觉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的时候,建议你可以看看;
如果你感觉自己很糟糕的时候,建议你看看;
如果你现在正陷入迷茫期、慌乱期、顶峰期,都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