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骗子【日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2/21
心理学说,其实“心口不一”才是99%的人生活的常态。我们每天说出的话,表现出的行为,起码有1/3的内容带有欺骗性质。
1.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我们自己欺骗自己的典型案例。
马太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很幸运,那么各种好事情都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即便遇到危机,也能很幸运地化险为夷;相反,如果一个人很衰,他就会遇到各种各样倒霉的事情,甚至喝凉水都能塞牙。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验证了:人的运气好坏,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这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决定的。
幸运的人通常乐观积极,对未知的恐惧低于阈值,更容易接受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
而不幸的人,多半性格孤僻,反应不够敏捷。情感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自己身上。害怕未知和改变,因此容易错失大好机会。
2.孩子天生就会说谎
很多人认为孩子很单纯,不会说谎。但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撒谎是人天生的能力。
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辨对与错,也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去考虑撒谎对不对,他们的关注点只在撒谎后能得到的利益上。
在经过家长的教育和从生活中慢慢积累经验后,孩子才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方式和判断能力。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撒谎时,不要惊慌,不要觉得孩子学坏了,趁机引导他的判断能力即可。
3.为什么流言传播得飞快?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设计了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
他随机选择了300位普通居民,请求他们帮他联系到千里之外的一位地产经纪,并描述了一些这位地产经纪的特征。
3个月后,他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六度分隔假说”。其含义是,世界上任意两个欲取得联系的陌生人之间,最多只隔着六个人便能够达成联系。
4.自私和贪小便宜几乎是人类的天性
实验发现:
如果自动取款机多吐出钱,超过2/3的人会假装若无其事地拿走钱。
如果大型连锁超市收银员多找了钱,大部分人会拿走多找的钱。
但如果街边个体经营的小商贩多找了钱,超过半数的顾客会及时地指出店主的错误,并把多余的钱退回给店主。
这个现象表明,即使人们自私且喜好贪小便宜,但并不是毫无底线。
这一系列实验与社会学中的“相似心理”相符。人们通常会有很相似的心理,比如仇富,比如在一定程度上同情穷人等。这并不是事先约好的,而是人类的共性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