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瘦身俱乐部

自己所谓的“精致”生活,就是穷拽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杳杳云归兮

文║简若朴【原创随笔,禁止复制抄袭,违者必究】

突然想聊聊关于被物质奴役的话题。

以前老一辈人总是习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今这话貌似已经不适用了,或许应该改成“好记性不如收藏截图”更贴近时代潮流。

下午无意中翻到了一篇高质量的长文,描述的是关于简约生活的快乐和成就。当时没来得及仔细看,心想反正我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等有时间再来看也不迟。

可是,我过于高估自己的记忆力了,后来就怎么也想不起来那篇文章是在哪里看到的了。只是还隐约记着看过的几行内容,真后悔当时没有收藏,就是截个图也可以啊。

说的好像是一个80后女生,一直都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方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早餐就是一片面包加蔬菜或者鸡蛋,晚餐是青菜面条,我忘了中餐是怎么吃的了,总之就是很省钱的吃法。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大牌的衣服鞋帽化妆品等等,都没有丝毫的购买欲望,只求简约得体即可,更多时候她亦会毫不嫌弃地,接受亲朋好友淘汰下来的衣物。

她的交通工具,常年都是一辆二手电动车,更多的时候是坐地铁挤公交。拒绝一切与工作无关的应酬饭局。

她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学习工作相关业务知识和投资理财方面,然后在37岁那年,她退休了。在众人惊诧不已的眼光里,她开始了全国各地的周游旅行。

就在同龄人还在为了家用为了房贷为了应酬为了打理各种社会关系,忙的焦头烂额的年龄,她已经拥有了三套房子,过上了收租婆逍遥自在的日子。

她用人生中15年的时间,选择了自律节俭不随俗不盲从的生活方式,把物欲降到最低,却换来了余生几十年的财务自由和惬意悠闲。

这个故事且先不论其真实性,虚构与否其实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故事背后揭示的人生道理。

而这其实恰恰又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最浅显不过的道理,尤其是如我这般擅长“穷拽”的人。

如果单从物质这一个层面来评判穷富的话,是那些大肆购物每天都收几十个快递的人富有?还是从不冲动消费,脚踏实地物尽其用的人富有?

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当地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穷拽穷拽,越穷越拽”,这里的“拽”包含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显摆”,却又不仅仅只是显摆。 指的应该就是我这种类型的人吧。

极其讲究生活质量,极其讲究个人感觉,极其重视各种物品之间的匹配度,极其喜好新潮物品,极其热衷更新换代……而唯一不讲究不重视不热衷的就是“实用性”。

其实自己就是“穷拽”的典型代表人物。呜呼哀哉,如今回想起来,我居然还能苟活到今天,也真是一个奇迹。

还有成语叫“穷奢极欲”或“穷奢极侈”,其释义是:奢侈贪欲已经到了极点。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形容的是奢侈,为什么要用“穷”字来表达呢?

要不怎么说我们的汉语言博大精深呢?“穷”在这里的含义是表示“极、极端、极其”。而“穷奢极欲”的下一句则是:衰将及之。

可见,凡是只要没有了度,不量力而行,则都会陷入“穷”和“衰”的困境。大肆购物,不讲究实用性,只是源于一个念头,即刻下单,消费无度。

表面看起来亮丽光鲜,服装鞋帽日常用品,全部都是最时兴最先进的。物品淘汰从不看其使用性,全凭心血来潮为标准。

这种人能不穷吗?这种人怎么可能有钱呢?钱都被我换做被淘汰的物品,当垃圾处理掉了啊。

我有个闺蜜,与我有着相同的生活理念,皆认为钱就是用来花的,不花不用只放着那不是“钱”,那只是纸和数字罢了。

她比我更甚,每周都会给自己买几支进口的,我忘记了叫什么名字的花束,大约一百多元,只这一项她每月就要支出四百余元。

她说自己买的不是简单的花束,她买的是一个星期的好心情,我深以为然,亦觉得此举很正常。

化妆品之于她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价格低于3000元的,她都懒得瞧一眼。她说人来世上一遭不容易,要心疼自己,善待自己。往脸上涂抹的东西,不能用大路边上的货色。

她也从不做饭,买米买菜锅碗瓢盆的,只是想象一下就累得要死。并且她讨厌洗刷,也不会做饭。所以早饭在外面吃,午饭晚餐都是叫外卖……这还不包括,经常去吃个海底捞牛蛙之类的解解馋。

听歌用的耳机,手里明明已经有一副在正常使用的500多元的耳机,她却嫌弃已经不够档次了,必须要淘汰,重新购置了一副2800多元的……

而重点是,她的收入到目前仍是每月不足5000元。那又怎么样呢?借贷那么方便,又不是还不起!

可是后来,她就真的还不起了,只好把手里的几个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每个月都要计算好账单还款日期,还了这一家立即再套出来,还另一家……循环往复,来回折腾。

而我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快递不断,大部分时候不打开购物后台,根本不知道刚刚送到的快递是什么!连买的是什么都可以分不清,不记得,只能说明买的东西根本就是毫无用处的!

自己非但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与我闺蜜一样都认为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在享受生活。

我们极其鄙夷那种只挣钱舍不得花钱的价值观,为那种人感到不值,挣那么多钱干嘛呢?什么都不舍得买,什么都不舍得换。

家用电器都用了好几年了,早该淘汰了,却依然视若珍宝。这种人真是不懂生活,不赶潮流,都不知道现在的家电早已更新换代,人工智能化了吗?

啧啧啧,你看那些女人,活得太粗糙了,连面膜都不舍得用,真替她们感到悲哀……

如此等等,之前的我们经常悲天悯人,为别人的生活感到不值,为别人不懂生活感到痛心。恨不能化身为圣人,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精致的,高级的,是有品质的,我们在有偿还能力的基础上,超前消费,提前享受生活,这是智慧这是活得通透。

而其实呢,今天的自己回头细想,惭愧难当,应该再也没有比我们更浅薄更无知的人了吧。

我们只是从表面的物质现象,就去肤浅地否定别人的生活,否定别人的价值观。还怎么有脸,经常自我标榜是最不物质的人呢?

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我们却一直在用物质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的快乐能是一样的吗?

你怎么知道别人守着过时的家电,生活的就不快乐了呢?你怎么知道别人不重视护肤不热衷化妆,人家就活得悲哀就不快乐呢?

呵呵,曾经的自己何其浅薄,何其无知啊!

当别人看着储蓄余额上的数字,不停蹭蹭向上涨的快乐满足,你知道吗?你能体会吗?

当别人战胜自己的物欲,及时遏制了冲动消费念头时的成就感,你知道吗?

当别人花几个小钱买足食材,守着锅碗瓢盆用心为自己做几个小菜的幸福感,你明白吗?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只会肤浅地停留在物质的表象,自以为是地去臆断别人的生活!

其实最悲哀的,恰恰应该是我们自己,最应该被嘲笑的,恰恰是我们这种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

不停换换换,不停买买买的方式真的就会快乐吗?

要知道物欲是无止境的黑洞,一旦打开,就永远没有填满的那一天,正所谓“欲壑难填”是也。 内心永远都有一个填不满的沟壑,就像心脏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生活能有真正的快乐吗?

醒悟虽然来得太迟,但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还来得及。

事情的起因就在去年12月中旬,单位派给了闺蜜一套公租房,之前她住的民房租金是一年一万,而公租房,租金才四千元。

不仅如此,大家都心知肚明所谓公租房,住的时间久了大概率就不会再搬走了,最后都是会卖给个人的。

因为房子是新的,所以还要稍微装修一下,搬家装修需要的都是钱啊。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

而我们没有储蓄,只有外债!

她想向父母张口借,她再不敢继续借贷了,现在已经借的七疮八孔了。 可是,她已经工作好多年了,并且也不是豪华装修,只是打几件衣柜衣橱隔断什么的,再置办几件必须的家具,三万块钱就已经足够了。

她却没办法向父母解释,自己工作了那么久,为什么连三万块钱都拿不出来。如果她实话实说,自己现在还有外债,估计会气的她老妈血压飙升。

闺蜜遇到的这次突发事件,如同醍醐灌顶,把我的价值观搅得天翻地覆。

之前也曾若隐若现的时有恐慌之感,只是一直没有仔仔细细地梳理过。自从去年自己也踏上了分期偿还借贷之路后,这种恐慌感浮现的更是频繁了。

是的,恐慌。持续不断的,毫无理由的阵阵恐慌之感。

原来我并非是快乐的,由借贷来维持的所谓精致高品质的生活,让人完全丧失了安全感,这哪里是在享受生活,这分明是在糟蹋自己的人生。

安全感应该是立身之本,是人生最基本的保证,所有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有的快乐与喜悦,都必须架构在安全感的基石之上。

一个连安全感都不能保证的人生,意义和快乐又从何谈起呢?

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平静知足喜悦的,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去远方走走看看……

可是,如果长此以往,挣得不如花的多,所有的希望都不过是做梦而已,只是泡影。

我此生只能活在方圆几里之内,守着一堆又一堆物欲换来的商品,惶惶不可终日。所谓的岁月静好,所谓的自在人生,终究被物欲束缚,终将被物欲毁灭。

就如同我的闺蜜,借借借买买买,随性而为,而当真的遇到需要用钱之事,却无计可施,为难的无以复加。

而我亦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同是天涯沦落人,只能无奈叹息,悔不当初。

所以刚刚装了一个记账APP,从此每月将大半的工资还了借贷之后,省吃俭用,合理规划日常消费,对身体无益对正常生活无妨碍的消费,一律禁止。

去它的精致生活,去它的高品质,去它的仪式感……我要先找回自己的安全感,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课题!

记录一下1月4日周六的健身运动情况。

在傍晚18时左右,没有任何纠结,非常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健身运动,心态良好热情高涨地完成了健身计划,小小地得意一下吧。

有效健身时长为:70分钟。热身:高抬腿50次*2组,踮脚50次*2组;腿臀双瘦操30分钟,跑步机慢跑40分钟;拉伸放松30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