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读书

【内训师培养】好讲师的三重境界

2021-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乔恩老师

作者:乔恩

社会上关于好讲师的各种比赛进行好多年了。

什么是好讲师呢?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圈内人思考。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老先生概括得太好了。

第一重境界,就是入门。茫然无序,求索无门,困惑与痛苦。

第二重境界,就是叩门。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

第三重境界,就是进门。功夫到处,灵犀一点,参透真谛,已入门中,喜悦与自然。

这不就是好讲师的三重境界吗?

常常有人问,老师,我上台几年了,还是好紧张啊。

我说好事啊,说明你快入门了。紧张比不紧张要好。

真正的大师,谁没经过痛苦和迷茫?

反观之,有些老师在台上百无禁忌,手舞足蹈,从不知紧张为何物,不紧张何来敬畏?所以我们这个行业,不管商业讲师还是内训师,很多人都是随风飘逝。

只有经历了困惑和迷茫,才会去寻找真正的解药和方法。

反省下自己,如果现在站在讲台上,每次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还很自嗨,那你真的要反思下,自己是否已经入门?

把课讲好,成为好讲师,真正的解药和方法在学员手里,在课堂上,在每次实战中。

悟到这,你已经在叩门了。

当你真正度过了前两个阶段,才能算是进门。

真正的大师从来不会在意外在的环境,也不会考量具体的形式。

不是他们认为这不重要,而是他们已经驾轻就熟,他们知道了事情的本质,会根据实际情况一一去化解和回应。

其实,不管身处何种境界,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方向,就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