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色香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

古代十二时辰「天色纪时法」命名蕴藏生命大智慧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18人  观照觉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直是我们对古人传承至今纯朴生活的印象和理解。

那么像一日三餐、午休夜寐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古时又是怎样的呢?

深究一下关于十二时辰的称呼,也许能窥其一二。

十二时辰,今人并不陌生。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为现在的2个小时,子时23点~1点,依此类推。

这是地支纪时法。

十二时辰还有一种天色纪时法,更具本源意义。

分别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

1  夜半

子时,23-1点,又名子夜、中夜、夜分、宵分。与三更、三鼓、丙夜相对应,是一夜的中分点,所以有半夜三更之说。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2  鸡鸣

丑时,1-3点,又名荒鸡。与四更、四鼓、丁夜相对应。

鸡被古代汉族人民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

那么鸡叫是在什么时候呢?

俗话说“鸡啼夜半,狗叫天亮”,“鸡叫三遍天下白”。 大致上鸡叫从三更开始直到五更,鸡叫第一遍约在三更(子时),鸡叫第二遍约在四更(丑时),鸡叫第三遍则在五更(寅时)、快天亮了。《晋书·邓攸传》即有“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按道理来说,天快亮时鸡叫才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提醒人们晨起劳作。《黄帝内经素问》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中夜啼叫的鸡被称为“荒鸡”。旧以其鸣为恶声,主不祥。经典的便是祖狄闻鸡起舞典故。《晋书·祖逖传》:“﹝ 祖逖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 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宋苏轼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得俄顷。”

而实际上鸡叫因四季南北差异而有不同时间。不过大致泛指“平旦”前的这段时间吧,并且又称之为“荒鸡”(可能也有些讹误的成分吧)。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反刍),准备耕田。

3  平旦

寅时,3-5点,又称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早晨、早夜、早朝、日旦、旦日、旦时、早晨、早夜、早朝等。与五更、五鼓、戊夜对应。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

词语初见于《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朱熹 集注:“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后因以“旦气”泛指朝气。 “气”,系指“天空的云气”。

在鸡鸣和平旦之间,还有个昧旦。古人根据天色把夜半以后分为鸡鸣、昧旦、平旦三阶段,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朱熹《诗集传》:"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辨之际也。"《传疏》:"昧旦后于鸡鸣时。"。

根据字义解,“平”为太阳在地平线、天蒙蒙亮,“昧”为暗,冥也——《广雅·释诂四》。《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说文解字》注:“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言昧爽起行,朝旦至牧野。”所以“平旦”不应“又称作‘昧旦’‘昧爽’”。后人鉴于十二时,把“昧旦”跳过了。

寅:濥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

4  日出

卯时,5-7点,又名日上、日生、日始、日晞、破晓、旭日等。

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

词语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便是《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沈德潜在《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这个时候也正是古人“日出而作”的“日出”时。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

5  食时

辰时,7-9点,又名朝食、蚤食等。

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礼记·坊记》:“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传说这也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6  隅中

巳时,9-11点,又名日禺、禺中等。

临近中午的时候。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刘文典集解:“《艺文类聚》、《初学记》、《御览》引,隅并作禺。”《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 晋杜预注:“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闕不在第。” 孔颖达疏:“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角为隅”。如果以《淮南子》的作者,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人的著书之地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观测点,人们在巳时观察,衡阳、昆吾两山皆在南方,当太阳运行到衡阳上方,还没有运转到昆吾上空时,长安观测点与衡阳上方的太阳的连线,同观测点与昆吾上空的太阳的连线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以长安为基准测位测得的巳时与午时这两个时辰形成的交角。这个交角就是太阳在隅中初临时与其在正中时所形成的东倾斜角,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段为“隅中”。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

7  日中

午时,11-13点,又名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当午、中午等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就在日中时辰进行。《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或称: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

8  日昳[dié]

未时,13-15点,又名日昃、日仄、日侧、日跌、日斜、日央等。

太阳偏西为日昳。

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

“日昳(dié)”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并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强。

9  晡时

申时,15-17点,又名日馎时、日馎、日稷、夕食等。

古代汉族人民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

“晡”(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古时“晡”与“馎”相通。《说文段注》:“馎,申时食也。……‘馎’,一作‘晡’引申之义。凡食,皆曰馎。又以食食人谓之晡。”

这是古人另一个重要的“饭点”。古人“朝食曰饔,夕食曰飧”。而据考证,秦汉之前,人们并非如现在一般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古人第一顿饭叫朝食,在“食时”;第二顿饭叫飧(sūn)、也可写为“飱”,即在此晡(bū)时。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太阳偏西了,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

10  日入

酉时,17-19点,又名日没、日落、日沉、日逝、日晏、日旴、日晦、傍晚等。

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日入”一词似始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

古时,人们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这也正是“日入而息”的“日入”时。

酉:就也,万物成熟。

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准备栖息。此时正当月出之际,有“太阳金鸡”的传说。

这段时间也是我们现代所理解的黄昏时,但是古时却并不如此,古时的“黄昏”却另有其时。

11  黄昏

戍时,19-21点,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日末、日闇、日堕、日曛、曛黄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乐游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开始守护门户。

12  人定

亥时,21-23点,又名定昏、夤夜等。

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人定也就是人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孔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想要猪养得肥,这时该起身为它添食。

时辰下的划分

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十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END】

世情万象/生活千姿/人生百味——哈罗生活(ID:hallolives),一个关注并致力社会生活美好与趣味、有温度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