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这城,那地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金石为开2020

沈明来自黄河边的一个小山村。

我来自汉江河畔的一个小城镇。

2009年大学毕业我留在了襄阳,从事着会计工作, 他则考到了我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那时的我们互不认识,没有交集。

2012年的时候,有一天同事说他培训认识一个公务员,来自我的家乡。就这样慢慢开始了解。基层工作清苦,沈明立志要考出去,经常白天下乡调研工作,晚上回来坚持看书学习,冬天的时候提一桶热水泡脚,既御寒又提神。年初陪他去武汉考试,为了省钱,坐了普通车次,晃到快下午,他说反正不赶时间,正好可以多看会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的时候不出所料,他考到了我工作所在的城市。

从基层考出来,他整个人也明朗许多。四月底他去外地体检回来,在火车上,给我打电话,抑制不住的喜悦说,我们在一起吧!我打心眼里替他高兴,也为自己开心,就这样的我们在了一起。因为工作,因为了解,因为爱情。

2013年我第一次去他家乡,第一次看到波涛汹涌的黄河水,这是不同于涓涓细流的汉江水,让我的内心波澜起伏。他很激动,带着我到处走走看看。我们去看他的母校,他的同学,他的乡亲们,还有姚崇故里,他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这里的故事,这里的风土人情。

当我走进窑洞时,更是震惊,这是我以前只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没想到如今,呈现在了眼前。听他介绍,窑洞大多都是住了几代人,因地制宜,土质坚固,里面用砖块箍牢,厨房、卧室、客厅功能区齐备,分别用门帘隔开。大多数的门帘,都是用花花绿绿的布块拼接而来,很具地方特色。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很舒适。我感觉这个地方很亲切,让我有了归属感。

2014年,我们终于领证,在这座陌生而又熟悉城市,有了属于我们的家。有一天跟他一起坐公交车,在车上,我问他,你说咱们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三五年了,算城市的主人吗?他望着窗外,语气平和地说,以前一个人的时候感觉是城市的过客,现在有了家庭,有了立足之地,我们就是城市的建设者,我们是这里的主人。

那一刻,我感觉很心安,静静地靠在他身边。故乡停留在了我们内心深处,是儿时的回忆,永远不会忘却的昨天。我们背负着家庭和责任,像万千的勇士一样,穿梭着,前行着,奋斗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