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矛
(此文为喜马拉雅APP主播“静待发生”专辑《博物馆里文物那些事儿》音频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小生,最近开设一个专栏,讲讲博物馆里文物的那些事儿。今天讲的一件文物是1985年在四川省雅安市荥(yíng)经县严道镇同心村发掘战国晚期船棺墓葬群一号墓时出土的“成都”矛,它目前藏于成都博物馆新馆二楼。此前,关于成都的称谓来源于西汉,在发现“成都”矛之后,就将“成都”这一称谓出现的时间向前推了200多年,这对研究成都名字来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柄青铜矛矛身通长21.9厘米,宽3.1厘米,骹(qiāo,轴状物体较细的部分)长2.8厘米,是长骹矛中的一种。呈弧形的利刃比较狭窄,刺身为狭长、流畅的柳叶状,圆弧形的背脊弧度较小,中空至矛尖。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已无法看到它当年锋利无比时逼人的寒光,然而,斑驳的锈迹也掩盖不住铜矛边缘线条的流畅以及矛身上精美的虎形纹饰。在“成都”矛弓形双耳间的骹面上,铸饰有一只浅浮雕虎像。矛身两面,一面为老虎的前驱,虎腿匍匐,老虎身躯的线条由骹面侧迂回向上,虎尾伸直,尾尖上卷至矛的刺基,而虎的下颚饰在骹的另一面前端。从矛的侧面,人们可以看到虎像的全貌,这只老虎面露凶相,威猛无比。虎头硕大,身躯长如蛇,蜿蜒至骹的另一面,老虎的长舌则由骹的前部和刺叶取代,虎口大张,露出獠牙,瞪目竖耳。在虎首前端的骹面有阴刻的铭文“成都”二字,下方刺身脊上另阴刻一“公”字。
荥经县严道镇同心村出土的“成都”铭文青铜矛等文物,大多属于巴蜀文化的范畴。从青铜时代开始,雅安便成了“巴蜀文化”、“北方草原文化”、“滇文化”等南北族群文化交融之地。
2017年2月初,在成都市蒲江县的蒲江船棺墓葬群中,再次发现了印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这柄青铜矛与荥经县出土的“成都”矛外形颇为相似,并且“成都”二字均为阴刻铭文。这是“成都”矛首次在成都区域内被发现,印证了早在战国晚期成都的这一称谓就已存在。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中心的文保专家杨军昌教授及其团队,就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发现,在“成都”青铜矛背面发现刻有一个“公”字。前面我们谈到在雅安荥经县出土的“成都”矛上同样刻有“公”字,不同的是,荥经出土的这个“公”字是被刻在“成都”矛正面的“成都”二字之下。二者有什么不同,还需要研究工作者们进一步的解读。
秦汉时期,官府在成都设立大型官营作坊,“成都造”在全国闻名遐迩,产品不限于兵器,大量的生活漆器、生产铁器,经五尺道、南方丝绸之路与长江水道,远销到四川之外的云南、湖北等地,乃至日本、朝鲜。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其中一片有“成都”二字,竹简中写到“以县次传诣成都,成都上恒书太守处。”1936年,云南昭通石门坎汉墓出土三件铁锸(chā,挖土的工具),铸有“蜀郡”篆文,1954年,云南鲁甸一汉墓封土发现一件铁锸,其上有“蜀郡”“成都”铭文。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与1973年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均出土印有“成市”(即成都)铭文的漆器。
关于“成都”二字的由来,根据著名巴蜀文化学者李殿元教授在成都晚报《成都故事》版阐述了他对“成都”地名由来的见解:“成都”不是古蜀人流传下来的,而是由秦人征服蜀地后新建并命名的。“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确实显示了秦国征服者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渴望。
“成都”这个名称的“都”字很好理解,就是大的邑,即城市,而“成”字则是这个名称的关键,它体现的是秦文化也就是后来的中原文化,是征服者的心理认识和心理满足。
“成”字的含义较多,权威的《辞源》对此有详细的解释,其中就有“平服、平定”之义。根据《甲骨文字典》、《象形字典》,“成”字的来源和含义是:甲骨文“成”字是由戌、大刀、战具和囗、城邑所组成,戌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古代的“成”字不是六划而是七划,是由“丁”和“戈”组成的,表示军事的意思很明显。“成”字作为动词的本义,一是武力征服,称霸一方;二是停战和解,媾(gòu)和;三是调和,调解;四是结束,实现,达到。这样看来,“成都”这个名称的得来就是因为“成”字的军事内涵。
关于“成都”矛的解读就到这里,后续还有更多文物展现,敬请期待!插播一句,小生的文物讲解篇,目前都是来源于成都博物馆中的文物,如果觉得听得不够,还可以去博物馆见见文物的真容哦!
以上内容是小生根据多方有效资料参考,如若有误还望读者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