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且撑着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授之以渔

“饱醉豚”对谩骂的意义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636人  道一虚白

关于“饱醉豚事件”引发我对谩骂的思考,搜索了很多信息,我觉得胡适先生说的最为客观公正,以下引用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以此自勉,也供广大网友参考!

                《胡适对待谩骂的态度》

胡适一生中挨过的骂可谓多矣。他得到的骂名可真不少,两个字的有:“走狗”、“汉奸”、“反动”、“竖儒”;三个字的有:“反革命”、“叛国者”;四个字的有:“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最长的是:“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谩骂他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路豪杰都有:有民粹派也有爱国贼,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狭隘民族主义者,有陈独秀的同党少年也有孙中山的武装同志。

也许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对待这些谩骂,胡适毫不为意,满不在乎,一不还口,二不还手,并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挨骂论”。胡适的“挨骂论”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不害怕、不怨恨、不动怒。

胡适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以“不苟同于流俗、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自期。对任何事情,他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忠诚于自己的观点,不会因为怕被别人谩骂和攻击而隐瞒自己的观点。1925年,在致邵飘萍的一封信(稿)中,胡适说道:“生平不学时髦,不能跟人乱谈乱跑,尤不能谄事青年人,所以常遭人骂。但八年的挨骂已使我成了一个不怕骂的人;有时见人骂我,反使我感觉我还保留了一点招骂的骨气在自己人格里,还不算老朽。”做一个老好人,遇事唯唯诺诺,这样也许不会被人谩骂,但胡适不愿意做一个这样的不值一骂的老朽。

胡适是一个主张宽容并且心怀慈悲的人。对于那些谩骂他的人,他也是心怀慈悲而不是心怀怨恨。胡适1930年4月30日致杨铨信(稿)中的这段话知道的人一定很多:“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的确,那些谩骂别人的人至少在三个方面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同情的:首先,骂人的人大多不习惯于或者不善于辩论,因为没有能力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不占上风,才选择了骂人;其次,骂人是有损于骂人者自己的人格的;第三,骂人者其实处于心理上的劣势,他们在表面上给人一种真理在握的感觉,但其实在心理上极端不自信,甚至有挫折感和受到伤害的感觉,需要用谩骂来进行心理补偿。

胡适是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胡适很有涵养,也很有雅量,对待那些谩骂他的人,他从来不以牙还牙,睚眦必报。即使自己占理,也不会轻易动怒,把正义的火气喷向别人。1962年2月24日,临去世的那一天,在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的酒会上,胡适说道:“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自由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不生气”这三个字好像是一堵防火墙,把胡适和谩骂者隔离开来,使胡适具有了一种免疫力,使胡适不至于被激怒,从而避免了堕落到和谩骂者一样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朱学勤先生对胡适有一个评价,说他没有“被那个时代所激怒,在激怒中一起毒化”。朱先生这个说法我很欣赏。套用朱先生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胡适没有被谩骂者的谩骂所激怒,在激怒中一起毒化、一起堕落。这正是胡适先生的可贵之处。

“饱醉豚事件”,中文互联网历史标志性事件。帖子别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