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元思维的深思:你的思维是碎片式的吗?
作者:张致用
一.孤立的思维
我观察社会很多形形色色的朋友,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
要是上了大学,你就飞黄腾达啦;
要是找了世界五百强的工作,你就吃喝不愁拉;
要是找一个好媳妇成了家,父母就任务完成你们就一生幸福了;
要是创业成功,你就财富多多拉
。。。。。
这种思维是孤立的,并不连贯。就是没有延续性。
二.产生这样的思维的根源是什么?
以你上了大学就好了为例,
根据农村很多人上了大学然后在政商届有所成就,然后广为传播,成为了案例,然后父母从经验角度习惯性效仿,你看人家通过上大学成功了,所以我的孩子如果上了大学也一定成功。
几个逻辑漏洞?
1.上了大学就飞黄腾达是个案,但是上了大学失败的因为不具有传播的价值被忽略了,是充分条件但是不是必然结果。
2.即使上大学是飞黄腾达的必要条件,那么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上好大学还是问题?
3.如果自己孩子也上了大学,然后也确实飞黄腾达。然后呢?怎么界定飞黄腾达?再往后呢?
这种碎片化的思维是盲目效仿心理的社会学产物,是低级的模仿行为。碎片式的思维是简单的和可快速复制的,所以比较容易流行。这种行为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从趋利避害出发,以成功经验来正面引导思维前行的思维模式。趋利避害的碎片式思维模式是一种露洞百出的思维模式,因为我们被自己的不知道的东西引导过去。
三.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1)以实事求是的现实情况出发,反过来思考,以终为始,全然接纳现实情况。
比如要飞黄腾达(有500万和一定社会地位),或者建立一个营业额2000万的企业,那么反过来推怎么才能做成一个营业额2000万企业,需要具有100万资金和一群专业技术人才找到一个适销对路的产品,需要这个大学生先做市场研究选定一个方向然后去这个好企业学习几年,然后结合自己团队伙伴提出创新型解决方案,然后利用大家的资金去开始运营这个企业,然后不断解决过程中问题,可能失败就失败了,也可能慢慢成功。
看看吧:上大学=一定能飞黄腾达,中间隔了多少年多少距离,这种简单的逻辑模式实在害人不浅啊?但是以终为始,纵然不知道结果但是比较务实可靠啊。
比如这个孩子其实不愿意上大学,他自己特别喜欢修车,于是根据他的现实情况就送他上大学然后去学修车,然后直到他觉得自己想做点事找家里融资再说。父母以为的飞黄腾达不一定是孩子要的飞黄腾达。
奈飞文化手册中说到:只招聘成年人,可见一斑。
2) 以实事求是为驱动,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思维模式:不做反例。如果一个大学生因为谈恋爱误了学业--你身边恰好有这种例子,那么大学谈恋爱可在作为影响最终飞黄腾达的一个反例,那么你不要做他。失败一般是共性的,成功一般是偶然的。查理.芒格特别喜欢用反向思维,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总是先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多看哪些失败的例子,然后远离这些失败的情况。
3) 以事实为驱动,还有一种完全接纳生物多样性思维,就是他可以不上大学飞黄腾达,他可以上大学飞黄腾达,他可以先是不上大学当了老板然后又去读MBA,他是上了大学然后飞黄腾达后鼓励孩子们尽早步入社会实践不要考研究生了。这些各种各种的案例都是普遍存在的,你不能简单否定任何一个可能性。因为个人是局限的,接受信息也是局限的,但是生命是鲜活的,避免经验主义。
4)以实事求是的思维,也包含实证主义的验证思维,这就避免了轻易下结论或者无意忽略假设条件的肤浅式判断。99%的人看见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就轻易下结论,这是非常不慎重的,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低估了造物主的精巧。或者说我们要看第一手的原创思维,割裂别人的语言然后自己加工,结果肯定不一样,不要看别人怎么说马云,看马云自己怎么做怎么说。“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世界全部都想一颗钉子”,有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争得脸红脖子粗。
5)多元化的思维模式
比如查理芒格。
四.可持续的有效的思维框架
怎么能有一套可持续的有效的思维框架?那些短期、速成的,容易流行;但是那些艰难的、边缘的不容易流行,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可持续的思维模型是一条人迹罕至的模型,因为需要改变更多,不一定是趋利避害。一套思维框架不够,甚至需要10套思维框架来去全方位思考问题。
关于行为结果、人性驱动力、个人成长特殊性、问题与收获,如果我们变得鲜活一点,我们就发现了这就是元思维的力量。
我们要放下自我设限、放下割裂、放下迟钝的欲望之眼,而是静静地坐在这里,看它落叶缤纷,看他磅礴大雨,看他桃花盛开。实事求是,万物本来,就是可持续地大道。
备注:参考文献
1.此篇文章写作时灵感来源于:谦和屋《我对房产税的一些浅见》中对碎片式思维的批判。
2.辉哥奇谭《人生的要务: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有很多深刻的思考;
3.查理.芒格的所有采访和演讲都加深了本文的思维框架的启迪和完善。
4.《奈飞文化手册》也提供了很多启发。
5.郭朝晖:《数学思维对我做人和做事的启迪》
6.老李校长:《人在低估其实是社会对你自身弱点打击的后果》
7.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8.豆豆:《遥远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