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教学设计曾经的尴尬——哪个大厨会允许你对他的厨房指手画脚

2017-12-01  本文已影响27人  教学设计师_刘欣

周末去了城市边缘的小农场

阳光洒在金色的银杏叶子上,照的人眼睛恍恍惚惚的。

中午尝到了地里种的有机蔬菜,

味道

果然比城市饭店里面的好多了。

所以说菜要可口(类比一下课堂要有收获)

需要几个必要条件:

1、食材新鲜(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学习动机)

2、做法要讲究,煎炒烹炸焖熘熬炖(对教学内容和他们匹配的做法要高度一致,需要学习加涅和布鲁姆的学习结果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3、火候很重要(大厨和普通厨师的区别很多时候是火候,引导的时机,提问的时机,小组活动的开始和结束,学生评价等等)

4、吃的时机很重要(在何处讲课,在什么时间讲课,讲多久)

5、仪式感很重要(课那么多,你的课有什么特别的,那么就需要营造仪式感,比如: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课,我准备了很久,想象着你们的样子,你们的声音,你们的困惑和你们的快乐~)

以上干货,随意拿走


我依稀记得《教学系统设计》的作者迪克凯瑞

在他们的书中写着,

你用你自己选择的食材,根据自己的品味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厨房和调料,做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

10年后的我并没有看到教学设计在学校教育中大有可为,

相反,在企业大学和商业培训中却大放异彩,

传统的正规基础教育中,守着高考这杆大旗,教育者和学生更关心是成绩,

而高等教育中,被功利心异化的师生似乎更care就业率和考研率

如果没有对学习体验和学习结果的苛刻追求,

教育者自身就不会产生对改进自己厨房的渴望,

也就不会触及教学设计这个细分的领域。

就像我的一位学生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跟我说,老师说了,教学设计的确能够很好的改善教学效果,但不好推广, 想想吧,教学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工作,谁会允许你对人家的后厨指手画脚呢?!

的确如此。

教学实践主体如果始终是被动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被改善的机会就十分渺茫。

十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越来越的大学老师开始问教学设计是什么?我的课堂应该如何改变?

我能想到的大约这样几个方面:

1、移动技术已经在教育以外的领域开疆拓土,典型的改变就是买菜用支付宝,纸币估计快要淡出历史了,很多有创造性的老师就开始思考课堂变革

2、网络课程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常规教学模式的冲击,使得一线老师开始好奇,并且试水,在这个过程中走进了教学设计

3、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政策支持等等都是利好因素

我想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如果老师们开始关心自己做的菜好不好吃,

学生必然是第一个感受到变化的人。

课堂是一个美妙的地方,

但是靠熬时间是不能成长为一门大厨的,

你需要停下自己最常用的烹饪方法,

抬头看看其他的厨师是如何烹制食物的

甚至有时候,

你需要换一家餐厅,

换一个城市

换一个文化

再来看你的教学,

或许你周围的老师还没想要改变

你还是你们学校的独行人

这只能说明:

你是一个有预见性的教师,

你在课堂更无趣之前,已经开始着手改进了。

所以不要怕,

尝试mooc

尝试翻转课堂

尝试学学教学设计

看看它对你的厨艺有没有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