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烟测试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新津渣fit人

什么是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最初源于硬件行业,在对一个硬件或者硬件组件进行更改或修复后,先不进行直接测试,而是直接给硬件加电,观察设备是否冒烟。而在软件测试中则是对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新版本进行一些基本功能的测试,如果测试通过,则可以交付给测试人员进行正式测试,如若不通过则打回交予开发人员进行重新修改。

为什么要进行冒烟测试:

        进行冒烟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质量与效率: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冒烟测试课确保主要功能的完整,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测试人员来说冒烟测试可避免不必要的测试失败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冒烟测试准则:

        执行冒烟测试前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a)初步了解代码中进行了什么更改。若要理解该更改,必须理解使用的技术  

        b)开发需告知此修改对其他功能是否影响

        c)更改对各组件的依存关系有何影响。

在运行冒烟测试前,进行侧重于代码中的所有更改的代码检查。代码检查是验证代码质量并确保代码无缺陷和错误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冒烟测试确保通过代码检查或风险评估标识的主要的关键区域或薄弱区域已通过验证,因为如果失败,测试就无法继续。

冒烟测试所需要注意点:

        a)列出冒烟测试的主要功能、测试点。

        b)冒烟测试不是只对修改过功能进行测试

        c)重视平时测试时容易忽略的隐藏功能

        d)重视常见又很重要的步骤如:下载安装

总结:

        总的来说冒烟测试是正式测试前的一项操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人员会找出bug然后提交给开发人员,而开发人员随后会针对此bug进行修改或修复以解除此bug。那么我们如何确保开发人员修复了bug后,这个bug的修复没有影响到其他功能模块呢?这时就需要进行冒烟测试。正确开展冒烟测试可以有效的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整体的测试时间,而且有益于执行人对于系统认知的加深,做出更符合需求、更易用的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