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翻译:专利的翻译顺序

2023-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书中粟

40岁辞职创业,职场下半场的直播20:专利的翻译顺序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专利的翻译顺序。

可能有人会说,直接从头开始翻译不就行了嘛!

实际上,安排好了翻译顺序,可能会大幅提升效率和质量。

首先,拿到专利文件后,要通篇浏览,了解涉及的技术内容、难易程度、字数多少,再结合客户要求,对自己的翻译进度做个安排。

专利的翻译一般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先安排权利要求书和摘要的翻译和审校。因为这一部分是专利翻译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内容不算多。看到这一部分的审稿后,对于译员开展说明书部分的翻译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说明书的翻译顺序,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从内容最具体、表述最直观的部分开始。翻译顺序是: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发明名称、技术领域、技术背景和发明内容。

1. 附图说明。词汇简单、句子短、有附图可参考。这一部分是最简单的。

2.具体实施方式。这一部分是权利要求的解释基础,但句子没有权利要求那么高,还可以结合附图进行翻译。因此也相对较为容易。

3.发明名称。有的项目已经确定了双语的发明名称,可以不用考虑翻译。如果没有提供译入语的名称,则可以在这个步骤翻译名称了。有了前两个步骤的翻译和理解,此时翻译名称就准确了。

4.技术领域。这部分通常是一句话,格式性很强。但是要描述清楚,也要以技术理解为基础。

5.技术背景。这一部分涉及说明并引证具有参考作用的技术内容。如果对申请文件描述的方案还不清楚,那这一部分的一般性描述就比较困难了。

6.发明内容。这一部分包括目的和技术方案。目的的翻译相对简单,也是格式化语言。技术方案部分与权利要求书非常相似,存在重复,要结合已经审校之后的权利要求书进行翻译。当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权利要求书是审稿人在没有深入理解专利文件的情况下做出的审校,因此在翻译这一部分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权利要求书修正反馈。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转发。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请留言赐教!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