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再老成的少年也无法体会老年的心境,那就像封裹严实的礼物,非得亲手一层层剥去岁月烟尘的外壳才能一睹真颜。
我曾经以为老人天生就是老人,皮皱齿脱、倒眉塌眼,还有心如槁木。小时候边陲小县没有幼儿园,上学之前一直关在家里,整天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转。按现在的标准他们那时并不老,大约也就五六十岁的样子,但是他们都一致秉承传统,对孩子只说合乎他们身份的话。他们从不谈他们的童年、青年,更不提他们恋爱、结婚。父母也一样,对我偶尔好奇心爆发脱口而出的问题,他们要么避而不答,要么呵斥小孩子不许乱说话。我十二岁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点生理知识,跑去跟正在吃饭的四个大人炫耀,说:“不结婚是不能生孩子的!”他们当时的表情现在还历历在目,姥爷一口饭呛住咳个不停,姥姥嗔怪里似乎含着一点点赞许,爸爸虎着脸看妈妈,妈妈红了脸骂我缺心眼。现在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骂我,严重知识匮乏,肯定不只是我的责任。那时候广播都是三侠五义、岳飞传,我饿疯了似的到处找有字的东西看,说明我还很积极上进。
其实不知道老人也曾年轻过,主要原因还在于少年的轻狂,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年轻下去,看不到垂垂老矣其实近在眼前。二十出头刚参加工作时,对桌的同事四十三岁,我们几个年轻人背地里叫她老太太,完全不考虑其实她并不老。我到了四十岁,路上遇到问路的小伙子叫我阿姨,我勉强告诉了他,脸色一定非常难看,那人一边按我指的方向走,一边惴惴不安地回头看,想必弄不明白哪里得罪了我。回家愤愤地跟女儿抱怨,女儿敷衍我说:“要是跟我这么大叫就叫了,比我大就是那人眼光有问题。”她十五岁,前程一片锦绣,根本不会懂我的“中年危机”感。
到了五十岁,坐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看走过去的一对对年轻恋人光滑的脸和他们看我时一脸的不屑,才意识到孩时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自己跟他们真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他们的一言一笑我都清楚地知道那是出于怎样的心理,看两个人谈话五分钟,基本就可以断定他们未来关系的走向,而他们除了我的外表一无所知,也没有了解的兴趣,一如我当年的无知冷漠。
我现在对年轻人的反应非常坦然,认为人生本该如此。偶尔有年轻人显出对我从前的关注,我还要小心提防,不是怕人窥觑了秘密,而是怕随口而出的所谓经验误导了人家。年轻还是冲劲十足、不左顾右盼地好。我们的故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只留给自己回味,将来意识混沌,就还天还地、还诸神佛,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给后人任意书写。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