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提喻法(一)
一
多年以后,拿到B轮融资的方老板和回福州继承庞大家业的菊少一起来为龙龙上坟,他们俩在坟前一边大快朵颐二锅头和猪肘,一边回忆起本科时代三人趴在各自浅色床单上痛哭失声的经历。那是他们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火化在这春天里。骨灰一半埋在五教门口的草地上,一半撒进松花江,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二
提起龙龙的死,亲戚朋友普遍会说“他没赶上好时候”。他先是因为憋不出论文而延期毕业,而后干脆退了学。等到周围的姑娘们纷纷嫁给了高挑俊秀多金的汉子,他的那套“网络上都在喷中国男性配不上中国女性,在我看来中国女性其实配不上中国男性”的说辞就更兜售不出去了——事实上他把这些东西发到网上也没人领情,首先是被各种真假女权追着骂,搞得公众号都被封了;其次男同胞们要么已经致富,身边燕瘦环肥,要么正在致富的路上,没空理他——又过了几年周围亲戚朋友的孩子们也都大了起来,幼儿园很贵,老师没什么文化,孩子总挨打,由此可以看到阶级上升渠道渺茫,他开始到处鼓吹亲朋好友们“积极自救”,把各家的客厅卧室共享出来,让孩子们在东家待几天,再去西家待几天,让大家各自教教孩子们文化知识和世事道理。为此他甚至从自己当时在高档小区做门卫顺便在门口卖减肥咖啡的收入中挤出一些,给愿意合作的朋友们买了VR教具,但孩子们不领情,大人们也只做做表面功夫,最后大家都光明正大地聚在一起玩游戏,再后来一起去某人家毕竟诸多不方便,渐渐也就不怎么走动了,只剩下每天在自己家戴着VR眼镜开黑。
再比如龙龙一直劝周围的人不要贷款买房,但他口中那个“房价终将回归,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到时候丈母娘不再问你有房有车,而是看你是否勤劳踏实”的时代直到他死都没有到来。当然事实上他本人始终没有首付的钱,他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仅仅是每天在游戏里刷一些金币卖掉。
几位关系好的朋友都觉得如果他的现金再多一些,可能会做点大事,但没人清楚那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数额到底在哪。他经常说“剩余价值这个词我们都懂,你给资本家打工,其实大头都被资本家赚了,所以我们得去赚有钱人的钱”。后来以此为核心目标的多次努力虽说算不上徒劳,但总是不成规模,或是在做得稍大之后就被人抄了去。而他偏偏又爱浅尝辄止,赚到些小钱就跑去欧洲和拉美玩,于是在讨论职称、学区房、车子型号的同龄圈子里愈发不合群。
三
“我想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我不要什么意义。这儿有个石头,我想推,我就去推,我不想推,我可以去别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自由。”但贪生怕死的他并没有像《into the wild》里的克里斯托弗那样死在荒野,他甚至没看过那部电影。所谓的出国旅行也主要是参观博物馆、压马路和吃路边摊。某日他突然想通了,要去面试一份正经工作,结果在路上遇到抢劫,嫌疑人失手捅了他一刀,他就死了。他死在夏天的尾巴,没法拖到春天再火化。后来骨灰如他所说,一半放在母校,四分之一放在故乡,八分之一放到大街上给太阳暴晒,十六分之一拿去掺在冰粉里卖,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所谓洒落阴凉。公布了配方之后,这种骨灰拌的冰粉瞬间变成网红,每天卖出几万份,一批人靠它实现了财务自由。
后来呢?后来出了那件事,敏感的人仿佛像听到惊雷一样,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润物无声;然后又出了那件事,最后就这样了。能活到自己说过的话全都实现,并且从中大赚了一笔的人才会被称作预言家,甚至说没说过都不重要,大赚了一笔就行。毕竟除此之外的一切终究都只是史书中的一串数字而已。
在菊少看来,这事更折射出龙龙的可悲可怜。他始终认为龙龙和自己是一类人,尽管别人都不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