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对飞翔的双翼
今天,我参加了竟聘副护士长的演讲,当年轻的我站在台上时,这些年的情景一一涌上心头,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
我听陈艳丽,28岁,2010年,我轮转到急诊科工作。
一个寒冷的下午,120电话响起,高管人员打来报警电话,在鄂西高速某个隧道,宜昌往恩施方向发生一起客车连环相撞事故,具体伤亡人数不详…..
那时候我刚到急诊,接到报警电话,我的心便开始呯呯真跳,害怕像个魔鬼,一下子席卷住了我,手开始不受控制的发抖,大脑里满是那种混乱的场面:血肉模糊的伤口,病人痛苦的呻吟,离散的肢体……一个声音在耳边反复说:“我好害怕,怎么办?“我强自镇定,一一通知加班护士、医生、司机,准备好急救物品。
提起心电监护仪和出诊登记本就向救护车飞奔,在120警笛声中我和医生简单的分了下工,就开始各自准备,离现场还有500米、300米、200米、100米……隧道已经受管制,我们不能进入里面去,只能焦急的在外面等待。
有人出来了,旁边突然有人喊叫,我们迅速把担架和急救箱拿过去,这是一个脑外伤病人,病人不停地呕吐,头上都是血,看不清到底伤口是什么情形,家属在一旁哭泣,现场一片混乱!医生检查,包扎,询问病情,我完全没时间管手抖了,测血压、打留置针、上心电监护。一直忙到确定病人暂时生命危险,我才放下了那颗提着的心,深深地呼吸了一下。这时我才发现,刚才我的心不再乱跳,手也不抖了,害怕被赶到了九霄云外,原来,当有人需要你时,这些就全被忘记了!
相信自已,才能珍惜每一个成长机会,让身上的翅膀能够沐风栉雨,自由飞翔。
经历给了我勇气,医院培养的能力赋予我力量,热爱让我当仁不让,我愿意去面对副护士长这个成就感与挑战感并存的岗位。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一轮深化医改将走入全面推进的决胜阶段,护理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果将护理事业比作空中飞翔的鸟儿,那么优质护理就是它优美的身影,作为一家山区二级甲等医院,它的身影出现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在急诊工作的7年里,当救护车上脑外伤的病人还在清江桥头的时候,综合服务科备好转运工具、电梯工作人员电梯停在一楼、外三的医生在住院部大厅接诊;每年除夕,住院病人能吃上医院送的可口的年夜饭;大堰的一例胸外伤、室上速的五保户病人直接开启绿色通道,重症监护室紧急腾空床位接诊;护士也开始懂得要在正确执行医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整体护理。病区里跟着医生查房的护士,参与全院会诊的专科护士开始出现、对病情的观察也开始聚焦在病人的疾病的反应和变化趋势上。鸟儿开始飞翔,或许高度还不够,但我们能欣喜的看到,飞翔的身姿正在一点点矫健优美。
在七年的护理生涯中,护士长那种以身作则,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干净利落的处事作风,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由一个懵懂无知的护士逐步成长为如今科室的一名优秀骨干。如今的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各项急救技能,熟悉急诊的各个分区:120指挥台、院前急救、输液室、留观病房、急诊ICU、急诊手术室的质量标准及具体工作安排的管理,更深深地懂得了护理工作的真谛:“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2014年,我写作的电视散文拍成了清江美文并获得多项大奖,自学取得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证书;爱学习,肯钻研,善于反思和总结是我的突出优势。
2014年和2015年我担任科内质检员,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内管理,具体是我们的星火圈的两项活动:降低山区救护车急救物品管理缺陷率和提高院前急救留置针静脉通道建立成功率中担当主要负责人,在这些活动中,我掌握了PDCA的管理工具的运用,熟悉了急诊科护理质量标准。
然而,急诊工作,总有很多时候让我们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哪怕极为正常的朋友聚会,一个安稳的睡眠……
“五点半了,下班了哦,我们去吃饭吧”。一个朋友打来电话。
“不行,我还在出诊,到乡镇医院接到病人,你自己去吃,我回来了再吃。“
在急诊,加班是家常便饭,和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很难得的时光。加班电话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随叫随到,24小时电话保持畅通。
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别人躺在柔软的被窝里憨憨的做着美梦时,我还不知奔波在哪条公路上,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穿梭在崇山峻岭中。有时要穿越大半个长阳县,从前河到后河,一出诊就是一夜,特别是冬天,雾大,路况不好,天气寒冷,天柱山的雾见证了我们的奔波---时间,就是生命!
在危险和身体的疲惫如影相随时,苦中作乐:瞧,我们又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了噢,可以到山里免费的观光旅游噢,可以坐着别人都坐不到的波波车,还可以听到最动听音律噢,想到这些所有的不悦会立刻云消雾散。
有人说我们就是搬运工。是啊,我们就是搬运工,我们乐意在别人最无助的时候求助于我们,换位想一下要是我们的父母生病了,我们不在身边,是谁在帮助他们了?要安全做好每一趟转诊,要在与身体极限抗争的同时护理好每一个病人,帮助家中无儿女在身边的老爷爷、老奶奶,从没有电梯楼上抬下来。这样的搬运工,我们自豪。
回首往事,点检今日,放眼未来,我也曾后悔选择护士职业,更为急诊的艰苦流下过眼泪,但是,艰苦的环境磨砺出坚韧的性格,坚韧的性格促使人忍受常人不能耐受的事情。
假如我竞选副护士长成功,我希望将来面对我的管理生涯,回想起病人、同事、科室、医院时,有深深的幸福感。这幸福感,就是飞翔的动力源泉。
相信自已,忍耐辛苦,才能拥有强健的双翼,负载飞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