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倾听,就是最好的交流
我一直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不太会说话,那就很善于倾听。
身边的好友也都特别喜欢和我聊天,尤其是分享秘密。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嘴比较严,能够为他们保守秘密的人。
但是有时候他们的交流是需要得到我的回应的。但是因为我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得到的回应也只是肯定啊。因为大家平常都一块儿学习,一块生活,一块做事,对方会比较信任你,愿意向你打开心扉。这在本书中的一个观点为肩并肩交流。
但,有时候他们需要征求我的意见,我就会有些为难,和对方观点一致还好说,就会立刻给予肯定。如果不一致,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来更好地劝导对方。本书中提到一个方法,就是当你与对方的观点不一致时,我们可以不立刻给予评价。而是通过继续询问对方问题,让对方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就像本书中的一个例子。爸爸发现自己的儿子最近经常和一个爱打架的孩子在一块玩儿。有一天爸爸就问儿子,你觉得你身边的小朋友谁最有冒险精神,谁最容易冲动啊?儿子如实回答了。爸爸又接着问。那如果他要是冲动会做错事,你该怎么办呢?儿子仔细想了想,回答那我会劝阻他,如果劝阻不了的话就会远离他。被理解
有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的学霸,有次考试没考好。然后我们宿舍一女孩,就在一直努力地安慰她。看她数学考了多少分,然后就告诉他我上次考的更少。看她英语考多少也是说自己比他更惨。然后她后来和我们说,她在安慰学霸的时候就是在证明自己比她更惨,达到了安慰的目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办法也很不错呀,只要能让对方心里得到片刻的安慰,达到我们此时的目的就可以了。我看过,有人还说我们出去旅行也是为了得到一个心理的安慰,不要去欧美那些国家,而是去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去非洲印度这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回来后就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书中给的两个观点是,重复对方的关键词,这样对方觉得你更能更理解他。比如书中提到一个例子是有一个机器人,你对着他说我好想吃冰激凌呀。机器人就会说冰激凌,你喜欢。这个我不太理解。
还有一种方法是,要读懂对方背后的情绪。比如你有个员工,最近身体不舒服住院了。然后跟你说他生病了需要请假。这时候你可以跟他说,我理解你此时的感受,要好好休息,注意身体。会让对方心里很温暖,感觉到老板真正理解自己。这个方法我感觉像之前提到过的有共情心。
被关注最近看到一个很吓人的话题,关于蓝鲸游戏的,据说是引导青少年走向死亡的一款游戏。有人就分析为什么青少年会痴迷这款游戏。其实,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尤其在青春期叛逆期,他们是很希望受到关注的。在书单的公众号中,看到了如下一段文字。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在《心理学原理》中写过一段话:
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当他出现时,其他的人甚至都不愿稍稍侧身示意;当他讲话时,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他的任何举止。
要不了多久,他心里就会充满愤怒,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所以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一些关注。所以,在聊天沟通过程中可以多表达一下自己对对方的关注。比如他讲述他最近做的一件事情后。你可以问他,那你有什么感受呢?让他自己感受到你的关心,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文参考书籍:《只需倾听》【美】马克·郭士顿
【0518今日话题】
说说近期一次最开心的经历。
(话题来自猫友Sharon)
最近好像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明天公司组织去大同旅行,明天下午可以提前小半天出发,还是很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