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分享PMskill产品杂谈

我是一只猪,共享经济能让我飞吗?

2015-02-04  本文已影响204人  SherlockButcher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逐渐拉近,传统的经济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共享经济近年来逐渐升温,借着这股东风,很多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并取得了傲人的战绩,比如致力于房屋借宿、沙发客的Airbnb;服务于P2P租车的Getaround;以及提供成衣租赁的Rent the Runway

国内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相对排外的市场环境,也接连涌现出很多成功的企业,不管是近两年来流行的PP租车,还是Airbnb的模仿者途家,都是共享经济在中国成功的实例与先驱。

不同于其他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最大特点——“人人都是生产者,人人都是消费者”。人们不再只是扮演单一的角色,而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来回切换,不断地产生价值也不断地消费价值。

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共享经济需求由来已久,为何会在近几年来如此火热?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以及更理性的消费观念

得益于社会的稳定,人类在制造业、工业、科技业等重要领域都有着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方向的追求,“享受生活”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但这并不代表了盲目消费,在面对自己无法负担或负担困难的物品/服务时,多数人的选择是理性的放弃(或者推迟原定计划),然而共享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让你能够低成本的,在能负担范围内实现这一目的。比如:需要用车时,你不用去买一辆车,只需要找有闲置车辆的人租一辆即可解决问题;出去旅游,不必花大价钱住高昂的酒店,可以找当地有空闲房间的“老乡”借宿一夜,减少了经济上的负担;家中闲置的物品,可以出售、转让给需要的人,避免资源浪费。正是因为共享经济的这一特性,所以在当今社会愈发受中层消费水平人士的青睐,既可以满足精神上的满足,又不至于付出高昂的物质代价。

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带来的信息大爆炸

诚如之间所言,共享经济不是近年来突然出现的,共享经济的形式早在前工业化的农业社会中就已存在,当时普遍流行的分成制就是类似共享制度的一种报酬制度。那么真正使得这一经济模式流行起来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手机发展带来的信息大爆炸。

共享经济主打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共享, 不管是Airbnb、Getaround还是PP租车、途家,他们并没有产出任何价值,他们所做的是为广大用户搭建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人们利用这些平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完成交易,满足需求,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善的互联网体系上。正是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和普及型,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摆脱了传统信息媒体渠道的限制,人人都是发言人,人人都是听众,通过互联网你可以非常快的搜索到想要的信息,而共享经济正是建立在大量的信息交流上。曾经,困扰人们的如何找到共享者这个问题被互联网给轻松解决,从而使得共享经济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流行开来。

同时,因为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的网络社交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地域为主的区域性社交(同城交友、微信附近的人、陌陌)和兴趣为主的爱好性社交(豆瓣、贴吧、各类QQ群)成为了现代社交两大新模式。这两种社交方式正好对应了共享经济的两种模式,有形财产的共享无形服务的提供

① 有形财产的共享,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将固定财产变为涓涓细流”,让你将私人财产与他人共享使用,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作为代表,人们通过Airbnb将房屋租给陌生人来赚钱和认识新朋友;Getaround让私家车主干起租车公司的活,即解决了用车困难的问题,又让车主获得收益。很显然,两者都具有极强的区域要素,我去冰岛旅游不可能给我预定一套洛杉矶的房子;我从北京租车去上海,就不该从武汉给我找车主。

② 无形的服务提供,通俗而言即为“我帮你做事情获得报酬”,这个很类似于“兼职”,不过不同的是你所帮助的对象更多的为个人,而报酬不一定是金钱,也有可能是一些非物质回报。

基于共享经济,我觉得以下几个方向可能会有市场价值,分享给大家。

一、个人租赁平台

如果说淘宝、京东等电商占据了买卖市场,58同城、赶集在二手交易市场称雄,那么国内个人租赁市场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准确说,租赁市场本身就是一片空白,更别提个人租赁了)。随手百度一下关键字“租”、“租赁”、“租东西”、“个人租赁”,搜到的90%为房屋租赁信息,唯一的几家租赁网站不是404就是出于半死不活状态,而且通常都为商家开的网店。

同二手交易一样,个人租赁也有较强的地域意识,即我更希望在我的身边完成租赁,日常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急需某些重要东西的时候,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需要一张单车,野炊的时候需要一个烧烤架,旅游的时候需要一个帐篷。有时候这些不可缺的物品往往价值不菲,然而使用次数却很少,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花了很多钱买下来之后可能只试用过一两次然后就放在角落吃灰,造成了资源浪费,或许个人租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出路。

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租赁任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安全问题、租赁物品损坏赔偿问题、租赁交易流程问题、法律问题、用户推广认可问题... 但或许就是在未来,有一群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占据了先机,成为这一领域的龙头。

二、宠物个人寄养服务

欧洲透视(Euromonitor)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宠物数量在飞速增长,中国人对宠物的关爱日益浓烈。调研表明:中国的宠物数量在2003年-2013年的10年间增长了近900%。2013年中国宠物数量已增至1.2亿只,中国宠物产业销售额突破了900亿元人民币大关,一跃超过很多传统行业。

基于如此庞大的宠物基数,有很多关于宠物的需求慢慢暴露出来,其中,宠物寄养这个问题相信是不少宠物主人遇到过的。当遇到要出远门,长期不在家,又不方便携带宠物的情况时,大部分人考虑的是把宠物寄养在朋友、亲戚家中,但是,如果他们不喜欢养宠物呢?这时候宠物店或许是唯一的选择,不过,宠物店中被寄养的宠物大多都是关在笼子里,而且环境也相对较差,这让很多把宠物当孩子养的主人无法接受。

或许,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通过互联网找到附近养宠物也热心于帮助别人寄养宠物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用户寄养问题,还可以认识到附近同样养宠物的朋友,以宠物为核心打造一个交友社交圈。

三、各类电子产品/奢侈品体验服务

人们在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等昂贵物品前都会希望能够体验、使用一段时间,以判断该物品是否真的具有购买价值。

淘宝等电商网站都有开启试用频道,用户可以去申请试用产品,拿到厂商提供的试用品后,根据使用结果,写出试用报告反馈给商家和其他用户。实际上相当于是找用户来做产品的测评,而并非真正去解决用户购买前试用产品的需求。

在HiFi圈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对某一款HiFi产品提出疑问时,会有陌生的发烧友邀请他到家中自己亲耳试听一次,并牛逼哄哄的说一句:“听完你就知道了”。很多HiFi正是在试听过后下定了购买的决心,同样的,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个模式通过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展开,在购买某些高价值的产品前,找到已经拥有该产品的用户,借用(租用)一段时间,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一下该产品,再决定是否购买。

购买者通过少量的花费既认识到了圈内的朋友,又避免了错误消费。体验提供者既得到了指导新人的满足感,又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PS:以上部分想法参考自实现项目,如果你有什么好的互联网产品想法,对于某一领域的专业分析见解,欢迎与Sherlock联系讨论。

利益相关: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