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篇 “那”——小鲜肉?还是叫他们“富都那竖”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词叫“富都那竖”。这可不是一个舶来语。富,富于容貌;都,娴雅;那,美好;竖,尚未行冠礼的少年人。“富都那竖”的意思是:俊俏娴雅的美少年。此处“那”读作nuó。
作为多音字,“那”应该说是最有含金量的一个汉字——它有八个不同的读音,而且有六个读音现在仍然使用,这是非常罕见的。
“那”的八个读音如果认可《诗经·商颂》是商朝流传下来的一组诗歌,那么《商颂》首篇《那》,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那”(读作nuó)字。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这是商王祭祀祖先商汤的乐歌《那》,陈述音乐舞蹈之盛。猗(读作ē)、那两字叠韵,都表示美、盛之义。这就是“那”的初始音、义。
当然,先民在文学创作的时候,经常随心所欲,《诗经》中,就有读音和“猗那”完全相同的“猗傩”“阿难”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不免让后人感到混乱,所以后来有学者一锤定音:“草木之美盛曰猗傩,乐之美盛曰猗那,其义一也。”
可惜的是,无论是甲骨卜辞,还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迄今均未发现“那”字的踪迹,我们只能从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端详它的小篆字形:由“冄”和“邑”构成的左右结构会意字。
小篆“那”“冄”,皮毛下垂之形;“邑”,人所聚居之地。这是两个字的初义,合二为一,传达出美、盛的意象。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词叫“富都那竖”。这可不是一个舶来语。富,富于容貌;都,娴雅;那,美好;竖,尚未行冠礼的少年人。“富都那竖”的意思是:俊俏娴雅的美少年。
富都那竖瞧,老祖宗的典雅含蓄岂非远胜“Fresh meat”(出自电影《阿凡达》,汉译“小鲜肉”,形容年龄偏小且皮肤鲜嫩的肌肉男)的粗鄙直白?
同一时期的越国人则把“那”用作介词,意思与“于”相同。越国在与吴国的战争中失败,越王勾践入吴国为奴三年后归国,卧薪尝胆了四年,向范蠡请教报仇的良机时说:“吴人之那不谷,亦又甚焉。”
“不谷”是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之那不谷”就是“之于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给越国降下灾祸,使越国被迫接受吴国的管制。吴国人对于我,压迫得更加过份。
南北朝时,范晔著《后汉书》,把“那”用作语助,表反诘,读作nuò。
《后汉书·韩康传》:“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韩伯休是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这句话是说:“你难道是韩伯休吗,竟然不让还价?”
这里的“那”和古文中的“邪”“耶”同义。宋末元初的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原创作者——在他的文集中也收录了这件事,写作“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
唐宋时期,“那”又出现了新的音、义,相当于现代汉语常用的疑问代词“哪”(nǎ)和指示代词“那”(nà)。
至此,“那”已经出现了可以同时使用的四种音、义。但这还不算完。
明朝人创作了一个经典小说人物形象:那(né)吒。
其实,那吒是梵语音译的略称,全名那吒俱伐罗,是佛教护法神,相传为毗少门天王第三子,称那吒太子或那拏天,其形象为三头六臂。后来,《西游记》《封神演义》化用佛教经籍中的故事,塑造了那吒的新形象。
《西游记》说他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年少却神通广大,曾参与讨伐孙悟空。《封神演义》说他出生不久,便打死龙王太子敖丙,四海龙王奏准玉帝,欲擒拿其父母,他为了表示自己所为与父母无涉,毅然剖腹、剜肠、剔骨血,归还双亲而死。死后,魂魄借莲花为躯体,得以复活。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
那吒的“那”在佛教经籍中是读作nuó,但民间文学口头传播,就讹变成né,创造出了“那”的第五个读音。
满族汉化改姓,出现“那”(nā)姓。
满族入关,清朝建立,满族汉化改姓,夸尔达氏、那勒加氏、那木图氏、纳塔氏、囊佳氏、讷哷氏、乌鲁哩氏等冠汉姓为“那”(nā)。这是“那”的第六个读音。
“那”的另外两个读音něi和nèi分别是“哪一”“那一”的合音。
此为方言。如清朝翟灏之《通俗编》:“那(něi)个鱼儿不识水?”毛泽东《蝶恋花》词:“赣水那(nèi)边红一角。”后来,约定而俗成,成为汉语正音。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