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 ----模块想法读书

李笑来老师告诉我们的有关学习的二三事

2017-03-13  本文已影响189人  秋人君

上周,论文之余又回顾了一遍李笑来老师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一书,重读一遍依然有很多收获,现在选择其中最要紧的一部分写出来,权且当做阅读之后的践行吧。

肯定的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死。但不确定的是,我们只能活一次。统计发现,人们精通一项技能需要七年左右的时间。每学会一项技能都能够让我们完成上一个七年完全无法做到的事情,让我们再重新活过一次,比如:下一个七年,我可以去做个诗人,每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以笑来老师这本书才会取名为《七年就是一辈子》,学习一项技能仿佛让我们获得“重生”一般。

让我们“重生”的关键在于获得新的技能,或者说是学习。关于学习,笑来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事情:

首先,笑来老师坚信一切的改变的都根源于学识,学识决定一切,这是他对于学习的价值判断。以“财富自由”举例,早早实现财富自由的笑来老师说,他实现财富自由的方法就是“思考、方法论和践行”。翻译一下,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质量,总结方法论并不断践行。我知道你肯定没有理解,如果想要完全理解的话,就得去得到APP上订阅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再举个例子,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和自己亲近的人吵架的经历,笑来老师根据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知识,设计了一套避免和老婆争吵的方法论,然后做到不再和老婆争吵。(请参见《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一文)

其次,学习这件事本身的概念和方法论是什么呢? 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学习就是不断地打磨原有的以及学习新的概念和方法论。基于这样的概念,其方法论就变得很明确,即努力让自己具备更多清晰的概念和方法论。举例说明,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幸存者偏误”的名词,这一名词的大致意思是我们通常只能够关注到那些幸存者,从而高估了事情本身成功的可能。它对应的方法论就是我们要提醒自己,自己是否有陷入这样的误区之中。以上提到的还是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可以用来检验我们学习的成果。
当然,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法论,“践行”。只有践行所学的概念和方法论,才能够真正的有所改变。我个人对于践行这件事,有着这样的一种看法。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找到现成的应用场景,比如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一工作和生活中难题。(当然,这有个可能使是我们自身没有发现应用场景,就像笑来老师用网络协议的知识来解决和老婆的吵架问题。)但是,我们还有着一些其他明显的选项,比如:写作、讲述给其他人。这些场景一直存在,而且足够显而易见。

最后,笑来老师对学习知识本身还有话说。他将知识划分为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和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可以积累,能够应用,比如:科学方法论,这些知识才是对实现个人成长有意义的。而无繁殖能力的知识,就像是陈寅恪的第三个字到底是读ke还是que,这些知识虽然也可能具备应用场合,但相对于那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就显得意义不大了。或者从效率角度讲,学习有繁殖能力的知识无疑是一个更高效的选择。

以上的内容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逻辑。《成功,动机与目标》一书中介绍这样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表现型人格,这种人格更关注当下自己的表现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另一种是进取型人格,这种人格往往更关心自己有无进步,能否在未来变得更好。更进一步,心理状态差异会影响到对于能力的信念,表现型人格更容易认为能力是先天的,难以改变的,而进取心人格更愿意相信能力,甚至是智商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更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这种巨大的信念差异,自然会影响一切有关学习的认知和态度。
此外,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很多人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具备这两种人格,即关注自己当下的表现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成长。但认知两种人格之间的差异,也就为我们在关键时刻降低表现型人格的影响提供了可能。这也就是学习本身的意义所在吧。

《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还有着很多精彩到醍醐灌顶的观点和文章,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