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小区枇杷的争论
小区里有很多枇杷树,有的在一楼人家的院子里,更多的长在公共绿地,或是草坪旁,或是小河边。
春末的时候,树上结了很多嫩黄的果实,把树都压弯,摇摇欲坠,看着那些枇杷树,感觉它们很辛苦,为了自己繁衍,活得那么低垂俯首。
好在这样的痛苦不会延续多久,往年,枇杷树垂果的时候,小区里的阿姨大爷也就开始登场了,他们挑着竹竿,提着竹篮,迈着不算轻快但是非常坚定的步伐,开始了具有农家乐的枇杷采摘。
于是短短几天不到,黄了的枇杷,就喜洋洋的出现在人家的果盘里。 以前小区没人,这种丰收的采摘场面大多没有人注意,只有我这样空闲的人,能看到如此场面。
可是今年就不同了,这一场“丰收”,被放大在所有业主的眼前,于是有业主拍了照片,发到业主群,呼吁制止如此行为。我原来也没有想过,这小区里的枇杷树,被人采摘,是否合法。
现在想来,这好像有点不对,毕竟这属于公共财产,如此堂而皇之“揭竿”打下来,也没有征求全体业主的意见,把满小区的“果实”拿回家,大快朵颐,的确有点不妥。
只是,这事,放在以前,没有几个人会较真,会计较。 既然这次照片被放在业主群里,自然意见就分成了三种,赞成采摘的,反对采摘的,以及遇到任何事都准备采用“和而不同” 的。
于是保安也不得不被业委会叫去,劝说那些阿姨大爷手下留情,让这些枇杷呆在枝头,自生自灭,化做春泥,到来年去护花。
可是那些阿姨大爷不干了,他们跟保安说理,虽然我没听到,但是也能想到,无非是让这些枇杷物尽其用,总归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吧!”
不过有些阿姨大爷说得话就不好听了:“那是你们上海人心眼太小,妒忌!”。这个话说出来,群里就炸了,于是这些阿姨大爷成了“没有素质的外地人”,好在群里有人及时出来重新定义:“这不是哪里人的问题,是教养的问题。”
可是,我后来也想了一下,这也无关教养,因为教养的内涵和外延太大了,很多事情都能用“教养”这个词去套,但是套上之后也就“大而化之”,成了一个“失焦”的问题。
比如这次事件,把这些阿姨大爷都化成“教养不好”的人,似乎我们就成了“有教养”的人优越,立即有了一种优越感,可是,这种优越感无助于解决“打枇杷”的问题。
大家当然都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无非是坐在一起,把各自的观点说出来,然后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最后大家定下一个规矩,这就是公序良俗的做法。
只是,我们都觉得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必要。毕竟生活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毕竟现在虽然看似呆在家里,可是心里还有很多要操心的事情,天下大事,不得声声入耳吗?
至于打枇杷这件事,我觉得如果再这么困在家里一、两个月,恐怕大家想要解决这类问题的热情和精力就会被释放出来,这也许是我们从没想到过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说不定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