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漫谈3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兑yuè命:兑,同“说”yuè,人名,商王武丁的宰相傅说。《兑命》也叫《说命》,是《尚书》里的一篇文章。记载的是武丁任命傅说为宰相的命辞,以及傅说对武丁的进言。
②念终始典于学:典,会意字,甲骨文是双手捧着竹简的形象,到了金文就演变为把竹简供放在一张台子上,意思是经典。典于学就是学习经典的意思。“念终始典于学”是《说命》里宰相傅说对商王武丁的进言。南宋学者蔡沈注释说,“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一念终始,在在于学,无少间断。”我觉得《学记》里引用这句话是想表达“念念不忘学习"的意思。
解读:
即便你是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器;“器”是一个双关词,本意是器皿,古人喜欢把人才比喻为器,所以有“大器晚成”,“君子不器”等说法。
米开朗基罗说,“任何一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雕刻家仅仅是去掉石头多余的部分,把真正的形象引出来而已。”而学习就是自我雕刻,自我琢磨的过程。所以说,“人不学,不知道”。
学习的目标就是知“道”。道可以是小道,也可以是大道。喝茶有茶道,插花有花道,搏击有柔道,这些都是小道。大道就是老子所说的,先天地而生,在万物之中,看不见,摸不着,不可言说的那个东西。当然,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不离小,小不离大。
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告诉我们从为学到证道,是两种相承又相反的作用,一个是加法,一个是减法。
“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这两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联吗?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没有关联,无法用三段论的结构演绎出来。但是大脑告诉我们有关联,我们的祖先善于观察,类比,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考察万物之间的关联,从而获得洞察。这些洞察流传到今天,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实验科学的印证,或者有了让人信服的心理学解释。
联想,类比是我们大脑的基础算法之一。
比类发明是东方文化特有的论证方法,也叫譬喻。我相信西方也是一样的,作为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圣经》里也到处都是譬喻。
但是譬喻的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在科学主义盛行,甚而成为一种类宗教信仰的时代,譬喻衰落了。现在,譬喻的方法似乎又重新被发现了,因为“逻辑”是一种枷锁,把我们的灵魂锁在思想的笼子里,而譬喻可以挣脱逻辑的束缚,引领我们进入更高的系统层面。佛在《楞严经》上说,“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论语》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从这一段记载来看,孔老师的治国思想可以概况为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多生孩子,第二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三部解决教育问题。
中国社会的治理结构是比照家庭来放大的,大皇帝就是家长,所以教育民众是当然的责任。这一点和西方的政治理念似乎有些不同。2000年民进党一上台,马上修改中小学课本,也是秉持了“教学为先”的理念,其效果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
国家如此,企业是否也应该“教学为先”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短缺经济的时代,企业以生产为先。后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以营销为先。到了今天,消费需求趋于个性化,技术进步的速度又特别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不得不步入创新为先的轨道。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组织和员工才有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呢?一定是爱学习、会学习的组织和员工。
因此,你可以说“创新为先”的背后,就是“教学为先”。
而且创新是一双红舞鞋,一旦穿上就无法停下舞动的脚步,否则便会落入创新者的窘境,这就意味着创新必须成为企业的“主营业务”。
而且,现在的企业越来越社区化,人们加入一家公司,不再仅仅是为了挣钱,还期望这个社区能够带给自己更美好的生活体验。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精神追求越来越重要。
企业必须提供足够的软硬件环境,以支持员工的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的使命将会向企业内部倾斜,就像国家的存在是优先为了本国人民的幸福一样,企业的存在也要优先考量全体员工的福祉。
你会说,企业不是要客户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吗?当然了,这个不矛盾。企业能够存活的必要条件就是为更大的系统 --市场--创造价值,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并与市场诸环境和谐共处。
这就好比人必须吃饭才能存活,可是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吃饭。企业也一样,必须能够持续地创造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存活。但是企业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客户,而在于系统本身,也就是全体员工的福祉。所以华为基本法里才有这么一条: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每个组织都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否则便不能存活。每个团队都必须成为学习型团队,否则便不能胜任。每个个体都必须“念终始典于学”,否则便没有未来。
学习应当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应当从学习的角度来重新定义企业的所有活动。不光是学习与企业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开展一切员工喜欢的,有益于员工身心发展的学习活动。
“教学为先”是领导者的职责,CEO是首席学习官,各级经理都应当同时是本部门的学习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