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以及我们的良好生活
上周末,看着小侄女熟练刷着抖音,我突然有个疑问:现在的家长们是否会担心自家孩子的价值观被社交软件影响(或者塑造)?
你们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从“破题”而不是“答题”的角度,这是一个愚蠢且毫无意义的问题。
首先,这个问题问得并不对。
必须承认的是,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基于我自己对一种场景——甚至都无法归纳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目睹,由“小侄女刷抖音”,无论如何都无法推断出“社交软件影响青少年价值观”,自然也就无法在这个前提下提出问题。单一的、个体的现象不具备普遍性,如果要进行社会现象的讨论,最起码得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调研、要有具体数据的支撑、得出靠得住的调研结论,问题才有讨论下去的意义。
以及,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参与讨论的人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很多事情都十分复杂,绝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就能解释清楚。任何仅仅基于自身体验、不做严谨的思考和分析、企图具备普遍性的问题,均没有讨论的价值。
那么,这样一个愚蠢且毫无意义的问题(姑且算是问题的话),会引导人们走向哪里?
在这个问题中,提问者企图割裂“教育”与“父母/老师引导”的必然联系,反而有意增强“教育”与“技术(接触外界的渠道)”的负关联。我们能一致同意的是:教育,是父母自身的成长及对孩子的引导、国家教育的进步(包括师资力量的健全及人才引进政策、教育资源分配均衡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问题的潜台词像是在说:如果你家孩子叛逆/不听管教,不需要反思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合理,尽情质疑技术对孩子的潜在负面影响。更极端的情况是,父母到处抨击互联网技术的的坏处,甚至禁止其孩子接触任何的互联网技术或产品。
这样的场景是否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2000年前后,网络游戏在中国兴起时,众多父母/老师把网游当做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两个时代、两种场景,其内在逻辑却如出一辙。
这种典型的“由结论推导原因”的错误思维,简直荒谬至极。叛逆、迷惘的青少年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们沉溺网络游戏(社交软件)——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只能寄托在虚拟世界得到宣泄和安慰。但掌握“生杀大权”的父母/老师从不深究孩子们沉溺其中的原因、也不关心孩子们究竟在想什么,只是简单粗暴地以为网络游戏(社交软件)毁了他们的孩子、毁了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族梦想。
技术发展到今天,应当只是人类通向良好生活的工具。技术越先进,越有利于人们提升获取知识和幸福感的效率,而不是妄图“一刀切”的打压以找回对学习的专注度。容易沉迷虚拟世界的青少年,并不能证明消除了所有的诱惑后他们对学习会燃起充分的兴趣。其结果往往相反,甚至容易引发家庭悲剧。
相对于一味地打压和抨击,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看待学习与成绩的关系、了解学习的真谛、培养受益终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正视自己的欲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最终,引导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当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时,也许我们更应该谈论的是,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的重要性、技术与人类的关系、人生的意义......当我们开始尝试讨论这些有实质性意义的话题、当我们开始踏出第一步,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令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走向真正的良好生活。
那么,什么是良好生活?
引用陈嘉映先生的一句话,他说“良好的实践就是良好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