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大于蒜品

小子学做菜。在小成功的激励下,大热天去买生抽和生粉。我也顺道交代他再带几个大蒜子。
回来后,生抽是大大一壶,还附加了一瓶玫瑰香醋。大蒜子却只有小小的两颗:其他都不好,没几颗,好不容易才两颗。
等到做菜的时候,一剥蒜,黄的、瘪的、空的。
我说:你看你买的蒜,都坏了。
小子不悦:是你说要买蒜,否则我都不想买,挑不好。
是的,言下之意:承诺大于蒜的质量。
我把他翻译为:嗯嗯,人品大于蒜品。那你知道下次如何挑蒜子吗?
小子不说话。
我知道,我有点着急去行使“教育”的功能了,“好为人师”又冒出来了。我此刻想到了婆婆对我的影响。
我说:挑菜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记得在安仁,我买芹菜,也是一把抓起来就回家了。后来看到你奶奶在择菜,然后就像折四季豆一样,折一段,把茎扯一下。我看到了才恍然大悟,我买的是太公一样老的芹菜。但是,你奶奶没讲我,只是用她的方法改善这个结果,让这个老芹菜可以入菜上桌。所以呢,你奶奶才是个教育大师:经历是必须的,经验是当事人的,责怪是可以减少的。所以,在你看来,是不是你刚才听到更多的是我的责怪之意(买了坏蒜),而不是爱护之心(如何掌握正确挑蒜法)?
小子说:你这是在焦点解决吗?(哈哈,最近读书会,听课,他已经耳濡目染了)
我笑了:这是焦点解决的生活化。在你奶奶老人家看来,我买菜体现的人品也是大于菜品。
所以,焦点不只是一套理论,而是人人可以秉持的哲学观。
对于尝试做某件新事物的人来说,“肯定和鼓励”比“事情完美”更重要。
当然,前天我买芹菜包水饺,买回家才发现:一把是新鲜的,一把有些叶子都已经熟烂了一些,也很老。在买菜这件事上马大哈,不细心,依然存在。但是我学会了一种方法:把芹菜杆一段一段折,把茎去掉。
所以,一个人在同样一件事上栽跟头,也是正常的。学到的不一定是被教会的,而是主动去看去感悟的。
所以,小子买到坏的蒜子,不是我在告诉他这颗蒜子怎么不好,而是让他帮忙剥几颗蒜子,让他自己去感受蒜子的奇奇怪怪。
生活真的不用很急,急于去知道一个答案,急于去建立一个标准……
悠着点,首先给人品一个赞,然后其他。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896天,坚持锻炼88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