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心灵抚慰赏雪台简书·道学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41人  明空如月_QD
《真心》雪漠 著 

雪漠老师《真心》一书,其“实修偈颂”为全书核心精华,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阅读、理解、体会这最精华的部分,将这精华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生命的智慧程序,从此开启智慧人生。

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先说一下如何正确地读书,特别是读《真心》这样充满着鲜活生命智慧的书。

对于这样的书,最好的读书方式,是在读的当下与书中所说心心相印,即阅读的同时即在自己的心中直接体会验证书中所说,而对于暂时还不能体会验证的,可以先尽量去体会,体会不到也没关系,继续往下读,下次再读的时候再次用心体会,读的次数多了,体会的次数多了,就会从量变达到质变,然后某一天就会突然通透明白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真心》实修偈颂。

1、每个人都有的如意金刚宝


原文:

明心性品第一

一、明本元

吾有如意宝,亦名金刚心。

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

——偈颂原文选自《真心》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明心性品第一”,既是顺序上的第一品,也代表着“明心性”是真心实修之路的第一步,不明心性,就不知道真心实修的路朝什么方向走,怎么走。

明本元,又是明心性的第一步,即明白自己的生命之本元。

“吾有如意宝,亦名金刚心”。

雪漠老师开篇即明确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如意宝,这个如意宝还有一个名字叫金刚心。

什么是如意宝呢?比如我们在心里想一下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形象立刻就在我们的心里很鲜明地出现了,再比如我们在心里想一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形象立刻就在我们的心里很鲜明地出现了,想到什么就可以在心里直接看到,这就是如意而现,当然,你要是想你的心上人,也是可以如意而现的。

而雪漠老师说,我们这个可以如意而现一切现象的心,还有一个名字叫金刚心。

金刚,即坚固不坏之意。比如我们常说的钻石,亦名金刚石,是硬度最高的石头,有一句世人皆知的广告词说的就是它——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石头,而且还可以长久保存当成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可是你知道吗?你自己就有一个比钻石还要珍贵无比的金刚心,你却一直没有发现它,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不过我们还是很幸运的,有幸阅读雪漠老师《真心》这本书的朋友,从此就会知道,噢,原来自己就有一个金刚如意宝!

可是我们怎么才能体会到我们这个能够如意而现一切的心是金刚不坏的呢?别着急,我们接着读。

“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

胜道果,胜道,即实现生命终极自由之道,果,即境界之意,而非有一个如苹果一样的实物可以得到。比如佛教小乘修行,有四种果,即四种境界,佛教大乘修行,有菩萨境界和佛境界,菩萨境界又分成很多种境界。希望了解相关详情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而我们在这里既然说的是真心实修,那么这个胜道果,即是真心的境界。真心的最高境界,即是生命终极自由的境界。

如何达到真心的境界呢?当下即见闻!能够认知自己真心的朋友,在每个当下都是可以直接体认自己的真心的,而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方法。

当下即见闻,当下就可以见到、听到自己的真心。

其实,上中下三大卷《真心》,讲完这四句话,就已经全部讲完了。

你原来不知道自己有真心这个金刚如意宝,现在告诉你“吾有如意宝,亦名金刚心”,嗯,现在你已经知道了。

那么它在哪里呢?“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当下就可以见到。

如果你见到了,那就见到了,如果没见到,那就接着读。

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向佛陀提出了一个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佛陀回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到这里,佛陀就已经回答完了。到这里《金刚经》其实已经讲完了,因为最核心的问题,佛陀已经回答完毕。但须菩提接着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从“唯然”这两个字来看,须菩提应该是已经明白了,但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人在,所以还需要请佛陀再详细解说一下。

须菩提明白了什么呢?

这需要还原一下现场。

当佛陀说“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之后,就自然地安住于“降服其心”的状态之中,须菩提遵照佛陀的指示一看就明白了。

那么,佛陀难到不是时时刻刻都已经“降服其心”了吗?

是的。在每个当下,佛都处在“降服其心”的安住状态。

但是须菩提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须菩提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转移到了问题上面,不仅离开了自心的当下,也未能注意到佛陀在每个当下里的自然安住。

所以当须菩提提出问题后,佛陀即引导须菩提再次回到当下,而不要让疑问把心给带跑了。须菩提按照佛陀的引导观照佛陀当下的状态,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当下之心。

可是须菩提还惦念着更多的人,比如当时现场的其他比丘,比如我们这些不在现场的未来世的众生,须菩提为了能让我们也受到教益而请佛陀再用“语言”这个工具解说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

正是因为须菩提这慈悲一念,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目前流行版本的《金刚经》。

感恩须菩提,感恩佛陀。

而在雪漠老师《真心》这里,我们没有看到扮演类似于须菩提这样的提问者的角色,所以在说完了“当下即见闻”之后,为了让还在云里雾里的我们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雪漠老师又自言自语地说了很多。(雪漠老师在《真心》后记中说,之所以有这本书,是源于对儿子陈亦新的问题解答,看来,提问者是有的,只是在偈颂中被隐去了。)

“当下即见闻”,对于明白了的朋友,当下就明白了。对于不明白的人,这句话是否还有更深的启示呢?

是的。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心,就隐藏在“见”、“闻”的背后。

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像块石头一样,那么我们还怎么看怎么听呢?

当我们把注意力不再放在见闻觉知的对象上,而是放在自己的内在,去深入体会那个能见能听的心的本体,那么就有可能获得全新的发现。

我们在每一个当下,时时刻刻反观自己的心,那么有一天你就会见到自己本有的如意金刚心。

注意“当下”这两个字,说的正是我们的用功之处。

要在每个当下去用功,时时刻刻去体会能见能闻的究竟根源之处,念念不离。

“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这句话就成了指导我们实修的具体方法。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