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有个大目标
我们讲了两年的OKR的方法论,基本思路是MTP->OKR->Abtest。总的来说,Abtest是公司在推,效果显著,OKR是部门在推,效果一般,MTP是属于被忽略的,但从逻辑上讲它是最重要的。
MTP(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一词来源于《指数型组织》,我只是借用了这个词,等同于“大目标”的洋气版。在我们的组织中,OKR是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每个OK组自己定义目标和实现的逻辑。但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OKR的存在和KPI的分解一样,整个部门的OKR是为管理层的OKR服务,部门存在一根至上而下的OKR分解树,和KPI自上而下的逐级分解逻辑是一样的,只是OKR树的逻辑是神经传导系统,只传达逻辑和方向,KPI树则是传递执行命令,有本质的不同。我们经常看到下面组织的OKR显得过于零散,并非OK组的错,而是读者看不到整根树的逻辑,这根树的逻辑核心在MTP,也就是顶上的OKR,因此向下管理和向上管理的核心在于把MTP讲透彻,这是OKR树向上追溯“为什么”的方向,我们在年初要把战略会开透,也是这个道理。
“大目标”经常被批评为假空洞,很主观,我们的大目标可能是别人的小目标,但那不重要。CEO(泛指各种组织的头都叫CEO)的大目标即这个组织的最大目标。如何制定MTP呢?我每年制定年度计划时,问三个问题:
# 要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产品才叫发生了质的变化?
# 要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团队才叫发生了质的变化?
# 要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公司才叫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个问题想清楚了,MTP就出来了。举个例子,2016年的火车票在产品形态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一个代购为主的火车票应用转为抢票为主的变化,2017年如果做成以解决方案为主的,或者多模式搜索为主的,那又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回到前面说的,CEO的MTP是顶层大目标,好多CEO给个财务指标,然后一级一级分解下去,这种是实行不了在执行过程中,自下而上的MTP/OKR体系的。在我的管理体系中,能推动MTP的人是有强烈成就驱动的核心人才,也是BU制的核心,作为集团平台,找到这样能提出和驱动MTP的人,是BU制的基础。在地上交通,我们看到少数这样的精英,具备CEO的潜质,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搭好舞台,给块地,充分授权,让这些领导者用MTP的使命召唤,用OKR的方法论来赢取大成就,这也是MTP的最终目标所在。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