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10《梁启超传》:君执孤灯照长夜,百年沧桑有任公
“故今日之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篇文字,很多人在初中,甚至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熟读,甚至背诵。文字的作者叫梁启超,文章的名字叫《少年中国说》,他写这一篇文章时,也正值初春二月,只不过那是在一百二十年前(1900年)。
那时的中国正身处深深的政治黑夜里:这一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两年前(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其后一年(1901年),被誉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去世,为清王朝苦苦支撑的最后一根梁柱坍塌。
对于维新派领袖之一的梁启超来说,变法的失败迫使他流亡海外,于无边的黑暗中奔走呼号,试用一支如椽之笔荡涤宇内。以唤起民智,拯救国家危亡为己任。也就在这个危难关头,他成为了中国思想界继李鸿章、康有为之后的又一中心人物。从那个时候开始,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不再是固执保皇的“改良”派意见,而是鲜明地反思并反对以他的“老师”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进而成为中国近代的治国理念形成的一大助力。
01_关于本书
对于梁启超这样的历史人物,正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人们对他都有自己的解读。市面上的《梁启超传》有多作者,相同的作者也有多个出版社的版本,最著名的有两个作家,其一是吴其昌著,其二是解玺璋著。吴版主要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说人物,侧重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而解版以人物为中心说历史人物,讲述历史之中人物的命运。
我们首先分享的是吴其昌版,主要原因是因为钦佩吴先生的教学及学术风范,其次是鉴于吴先生是梁启超的嫡传弟子,在他拜入师门求学得时间,正好是梁公生命的最后四年,深得他老师的思想传承,所以他是离“哈姆莱特”最近的那些人之一。
02_关于作者
吴其昌(1904~1944),字子馨,号正厂,浙江海宁人,历史学家。21岁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和梁启超,是深受王,梁器重的得意门生。在他短短的十余年教学与学术生涯里,他先后著有《殷墟书契解诂》,《金文世族谱》,《宋元明清学术史》等,以及未完成的半部《梁启超传》。吴先生一生践行乃师“国难当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之誓言,病重期间仍念念不忘要去学堂授课,这本《梁启超传》也从未停止著述,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
03_主要内容
吴其昌先生著《梁启超传》时,曾在第一章绪言中写道:“中国这一百年来(1842~1943)的命运,真正是从乐土跌入地狱,又从地狱爬回到乐土,一个四千年历史上从未有的大转折。” 从全书的布局来看,吴先生也是想将传记分为梁氏生前的时代,梁氏的一生以及梁氏对后世对中国影响三分部分。可惜由于病重,他只写完了“戊戌变法”就不得不搁笔煞尾了,尽管如此,本书丝毫不会影响我们追忆大思想家风范。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吴先生的《梁传》,我们将书本原来的顺序稍作调整,以便于转述。
03_1 梁启超出生的时代背景
关于那个时代,李鸿章提出了一个震古烁今的论断:“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不幸的是,面临这个变局,我们古老的中国确是如下这副光景:
全民陷入绝望的深渊,仁人志士,苦于报国无门,“唯有蹈东海以死耳”。连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加上数百年来的“奴根性”,国民真的以鲁迅先生所说只求“做稳了奴才”,不管是大清的,大元的,还是大日本的;思想颠倒,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为害中国的鸦片,士大夫居然乐此不疲,有钱买洋货,无钱资助修铁路;民智不开,士,商,官,吏都无心国事,只知道差事肥瘦,或者只懂得冠冕堂皇,高头文章;社会腐化,士人读死书,考八股,百无一用,入洋学堂的则当走狗,欺压乡民;太后奢靡,六年间,花费白银1800万两修颐和园,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朝廷昏庸,十多年的宰相心得居然是“多磕头,少说话,遇事莫出主意”;外交腐败,负责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被戏称为“混蛋加三级”,可见一斑;军队黑暗,练兵不但起不到国防的效果,反而连累老百姓,甲午海战,军舰在海上漂着,眼睁睁看着敌舰,却没有炮弹可打,以至于全军覆灭;实业丛弊,办实业,各界争夺利益,不管“官商合办”,还是“官督商办”都不得善终;贪污横行,原先的官场贪污还有所避讳,那时的贪污则已经放在了桌面上,从宫廷到地方,明目张胆,堂而皇之地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03_2 梁启超的生平
梁启超,字卓如,后来自己改字“任公”,号饮冰室主人。1873年(清同治12年),梁启超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崖山附近的熊子乡。
梁公的出生地熊子乡,在宋元交战时就留下血战不胜,君臣殉国的历史佳话,所以,他自幼便受着本乡的“光荣”与“悲痛”的传统影响,受着父亲对古豪杰、哲人的“嘉言懿行”所熏陶,而且他特别喜欢亡宋,亡明的国难故事。
他自幼便聪明绝顶,可谓天才少年。6岁,学完了《五经》;9岁,能写千字的文章;12岁便中秀才;17岁中举人。当时的主考官李端棻认为梁为“国士无双”,便把妹妹嫁给了他。但造化弄人,殿试时,他却没有中进士,于是他开始了长达14年的自学游历,为他那可歌可泣,荡涤寰宇的心胸和眼界而执笔天涯。
梁启超到广州拜见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时,递上拜帖,落款:“愚弟梁启超顿首”。张之洞自恃位高权重,阅贴后心中大为不悦,于是出一联发难:“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不想梁启超大气回联张之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从《瀛寰志略》开始,梁启超一口气读完当时所有的译文新书,包括天文,数学,医学,工学,理学和化学等等,后与康有为会接,拜康为师,求学于康创建的“长兴学舍”(万木草堂)。随后,梁启超离开万木草堂,独自开始自己的事业。
总体来讲,梁启超的事业分为:办学校,创学会,办报纸。
办学校:1897年,他在陈宝箴,黄遵宪等人赏识,受聘于长沙实务学堂,与当时的青年豪杰如:谭嗣同,陈三立,熊希龄,唐才常等一起开办新学,正是这个时务学堂走出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唐才常等“庚子六君子”,以及护国将军蔡锷。
创学会: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一道,创立强学会,一度得到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赞助,但最终由于清廷保守势力的阻挠,被迫改组为官书局,最后改为京师学堂(也就是北大的前身)。
办报纸:梁启超督办《强学报》,开始了近代中国真正意义的新闻事业,起先得到了张之洞的支持,但后来由于报纸受到了张的控制与压迫,梁愤然离去,参加了实际的政治运动——悲壮的“戊戌变法”。
03_3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又称 “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为止,历时103天。此后,光绪帝被囚,康、梁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
这一部分,吴其昌先生对“戊戌变法”的起因和失败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他的观点是:
首先,变法的起因可以分为“外激”和“内根”两项,每一项又可以分为“远因”和“近因”两个方面。
总的来讲,“戊戌变法”是在内忧外患之下进行的。当时,外有列强环伺,弱邻崛起,战争失利,割地苟且,国内上至宫廷大内,朝廷党派,下到市井舆论,无不渴求变化。于是,以康,梁以及戊戌六君子为首的维新党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锐意革新,力图效仿俄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然而,随着维新运动逐步深入,越来越触及到清朝保守势力的利益,以满清贵族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开始反扑,最终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发动了“戊戌政变”,一夜之间便扑灭了维新的火苗,轰轰烈烈的变法成了清末维新派人士的一曲绝唱,是一幕悲壮而短促的史剧。究其失败的原因,书中给出了四个主要方面:
1)光绪皇帝无权也无能,这是清朝维新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最本质的区别;
2)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自身缺陷,发迹于勇猛而坚毅,却失败于傲慢而少智慧;
3)满汉权力再平衡引来满族的妒忌与破坏,损害了变法的根基;
4)守旧势力的阻挠,被维新触及了既得利益的保守势力奋力反抗,而且得到了实际掌权人慈禧的支持。
也就是说:一个无权无能的光绪帝+有勇而政治智慧不足的康有为,和大权在握的慈禧+满族根深蒂固的保守势力斗争,最后的结局验证了,这样的改良主义如无根之水,注定只是过眼云烟。
04_一段话读完这本书
吴其昌的《梁启超传》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从梁出生前的社会现状写到“戊戌变法”失败,将梁启超的生平放在近代历史的背景中展示,以历史为主线,展现了梁作为继李,康之后的近代思想核心的自我成就之路,从他与李鸿章,与康有为,与张之洞,与袁世凯等等人的走近又决裂,展现了他不断反思,不断跳出局限的革新精神,也展示了他始终奔走在寻找救亡图存新思想,新途径的艰辛求索。所以说这半部梁启超传,却可称得上是一部“别样的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