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年
大年初一的晚上,被折磨了一天的宝宝终于睡了,躺在我的身上,而我拿着手机对着微信企鹅短信里攒的一堆祝福短信发愁,回还是不回,就像生存还是毁灭一样难。
因为我个坏习惯,不会转发,不会群发,如若这样不如不发。(情商堪忧)
以往每年发送回复祝福短信都占用很多的时间,感觉很多时间都在抱着手机,做什么事也时不时的被打断,但好在是有时间有心情发的,今年的年过得有点囧,说实话,感觉心很累不想回不想发。
事情是这样的:
“过大年,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这是我为了安抚被鞭炮声吓成惊弓之鸟的宝宝编的顺口溜,安抚词之一,每天不知道要讲多少次,为了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抱着她看烟花,看爸爸放鞭炮,给她玩小金鱼的摔炮儿,终于有了点效果,但依然害怕。真是奇怪,去年宝宝不到一岁,明明是不怕鞭炮的,今年快两岁了却怕成这样,真是越大越有所惧怕啊。小年那天吓着以后我抱了她两天才好不容易好点,然后到了除夕,从早到晚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给她什么感觉,我几乎可以从她在我怀里死死抱着我的力度和身体的紧绷程度感受出来,从有记忆以来,我还从来没有因为害怕而用这样的力气去抓过谁,那该是怎样的怕呢。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度过了除夕:
“噼噼啪啪(循环)”
“妈妈抱,妈妈抱!哇……”
只要能第一时间跑进我的怀里可以慌不择路。
“噼噼啪啪(循环)”
“妈妈抱,妈妈抱!”
“来,爸爸抱~”
“不行,妈妈抱!”
……
悠悠:“过年了,放鞭炮,放烟花,多好玩啊~”(开心的拉个长声)
2秒后
“噼噼啪啪(循环)”
“妈妈抱,妈妈抱!”
所以这小家伙自我催眠失败。
于是除夕的大餐几乎是张先生自己一个人忙活完的。
晚上五六点是本地吃团圆饭的主要时段,那个场面我就不描述了。悠悠被鞭炮折磨的也是很累了,只能抱着,安抚好一点就下来玩会,然后再抱,再玩,如此来回折腾。
此时我家准备晚上的跨年饺子,无奈悠悠占着个人手,只能张先生自己准备了,和面,洗菜,剁馅,调馅。张先生调侃自己已然是个全能的家庭主妇了。
为了让张先生能歇一会,我让他抱着悠悠看电视,刚好春晚也快开始了。剩下的我来,好歹我也是擀饺子皮能供得上三人的好手,这么一大盆馅我哭着也要把它包完,结果现实给了我一句想得美,悠悠困了,闹着睡觉,而我刚包好四分之一左右的饺子。没办法,哄娃睡觉是大事儿,张先生只能辛苦你啦。(我想的很好,赶紧把娃儿哄睡了,然后来帮忙)结果是,娃因为听了一天的鞭炮声总是睡不踏实,还非要趴在我的怀里睡。等我成功从卧室里逃出来,包饺子的伟大工程马上就要竣工了,就留了点剪彩的活给我。
终于娃睡了,饺子包完了,可以俩人安心看会春晚了。
怎么可能!
十一点,此时千家万户团圆的饺子必是和鞭炮烟花最配啊~毫无悬念,悠悠醒了,哭着叫妈妈,我飞奔到卧室叽里咕噜爬上床抱起娃来,继续哄睡,我想现在哄睡了还能赶上十二点听钟声吃饺子然后给家里发个照片什么的。结果果然都是美好的愿望。悠悠睡不踏实,放下两次都失败了,继续,又过了几分钟,娃好像睡了,太好了,轻轻放下娃,脱下了我的睡衣放在娃旁边(希望用我的气味安抚她)。我轻轻下床,蹑手蹑脚出门,太好了,好开心!“哇~妈妈,妈妈抱”,此时我一只脚刚刚踏进客厅,容不得反应过来,又掉头奔回去了。抱着宝贝娃儿,时间在黑暗中流逝,外面烟火的光影在屋里忽明忽暗,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见了春晚里大家一起倒数“9~8~7~……”,我默默叹了口气。又少顷,张先生悄默声的进来问我煮饺子么,我说先煮吧。等娃睡着不现实啊。
我一边给宝宝唱着歌,一边隐隐听着厨房的动静,先是燃气灶呼呼的火苗声,然后是水沸腾之前的滋滋响,水开了,张先生下饺子了吧,然后是抽油烟机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厨房氤氲的水汽中张先生那孤单的身影,要是俩人一起煮该多好啊。过了一会油烟机声停止了,饺子好了啊,悠悠你什么时候睡呢。
“悠悠,悠悠,你吃爸爸煮的饺饺么?”我本来只是试探性的问问。
“吃!”悠悠突然来了精神。
“好吧,吃货,我们去吃饺饺吧~”
反正睡不着,一起吃才是团圆饭嘛。
结果我们一起吃了年夜饭,早知道还不如不哄你睡了,醒了便醒了吧。唉唉唉~
吃过饭已经是一点多,鞭炮声似乎集体禁声了,悠悠小朋友看起来更加精神了,穿着宽大的睡袍学小兔子蹦蹦跳跳,不过显然她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只是知道不是白天吧,她从来没有在这个点还在兴奋的玩着。
两点多,该睡觉了,小家伙还有些意犹未尽,只好采取强制措施抱走了,我想这下子可得哄好久才睡了,宝宝趴在我身上,我照例碎碎念的讲故事,过了没五分钟突然觉得宝宝好像睡着了,“悠悠宝贝~”我轻声唤她,没反应,好家伙,刚刚都是假精神么,睡吧,晚安,小不点~
除夕就这样囧囧的度过了。没有发祝福短信给亲朋,接下来的几天也没有机会走亲访友,多少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而最恰当的时间一过,就没有那种适时而为的心情了,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