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十年,中国医院的格局,将重新洗牌
艾力彼观察
中国医院,即将进入第三次洗牌期。
未来的十年,中国医院的格局,将重新洗牌庄一强 ,艾力彼观察
1、第一次洗牌:以院系调整为契机的大范围调整
中国医院的第一次洗牌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解放初期,国家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医院也进行了拆分。
例如,现在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前身是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解放后原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的人员便被派往西安西京医院工作;而原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也整体搬迁至武汉组建了中南同济医学院,先后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如今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放前的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上海第二医学院,即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此外,在解放初期,教会医院也经历了调整和合并,如今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济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柔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济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盛京施医院)、宁波二院(仁泽医院)、台州医院(恩泽医局)等均是教会医院发展而来。
2、第二次洗牌:以规模扩张为特点的医院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医院迎来了第二次洗牌的机会。这次洗牌,医院主要以规模扩张和服务能力提升为主要发展动力。
不少医院吃到了规模经济的红利,驶进发展快车道,导致中国的“超级医院”井喷。中国第一家突破4000张床的医院应该是华西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15年前(时名“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量相当,但发展至今,郑大一院的规模已然翻了几番。目前,我国实开床位数在5000张及以上的医院有11家,分别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最近裁减之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而床位数在3000张及以上的医院已经达到了66家。
未来的十年,中国医院的格局,将重新洗牌在《》、《规模医院如何向质量医院转型》等文章中,我指出“中国医院规模化发展将进入尾声,目前正在进入‘价值医疗’的转型阶段”。我有个设想,未来多院区超级医院的总院一定是大型综合性医院,而分院可以分拆改建成专科医院、比如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糖尿病医院甚至康复医院,也可以改建成各具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医院。这样下来,每个分拆后的医院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必定会以质量为先,而不是以规模为重。原来上海新华医院浦东分院,后来独立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中心目前是国家级儿童医学中心。
2018年9月徐医大附院宣布主动削减床位1000张,实现全院零加床,这正是从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转型为以质量为先的思路。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修订版征求意见稿)》,通过区间控制对综合性医院的建设标准进行了灵活调整,有利于综合医院摒弃以床位数为中心的规模化发展思路,转向以质量为先的发展。
3、第三次洗牌:信息化建设助力医院“弯道超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预测:医院在未来10年左右将迎来第三次洗牌。而第三次洗牌离不开这五个字“云大物移智”,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云大物移智”的发展将使得精准医学、“去时空”医疗、机器人护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e时代手段成为可能。
例如,安徽省立医院和科大讯飞合作成立的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对接安徽省医学影像云平台、安徽省立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平台,正式接入省内41家县级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的广东省网络医院自建立至今的3年内已接诊逾1000万人次,通过人工智能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通过互联互通、AI技术、EMR+HRP全面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
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医院面临的发展窗口期将更为短暂,且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在未来第三次洗牌中,与“云大物移智”关系愈发紧密、信息化建设愈发完善的医院将在竞争中攀爬上升,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第三次洗牌的胜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