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封闭的两个月,我明白了这三件事”
最近的天气依然晴朗,即使从窗外吹进房间的风再大,也是软绵绵的。
在家里的时候,一直都很喜欢从窗户看太阳落山后的景象:
云彩以橘红色为主色,渐变分层。随着慢慢进入夜晚时分,天空便被分离出明显的墨蓝色。后来太阳遗留的光圈变大,上空也出现了那唯一一颗明星。
这时的天空,是最干净的。
江对岸的油菜花开了,放眼望去,形成了一道黄色的边界线。夜晚走在江堤上,空气中都夹杂着春天的气息。
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里,本该约上三两个伙伴,踏进这柔和的春日里,肆意游荡。
但被疫情封闭的两个月,我竟也没感觉过无聊或是浮躁。
相对于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我好像更愿意去享受在室内能让自己安静思考的一张白纸和一个傍晚。
也许这个季节,本就会赋予人更多的温柔、娴静和重头开始的能力。
若是发生在所谓的“正确时间”里,我想此刻我应该是坐在教室上着课,和同学们开着玩笑聊着天,或者在图书馆静坐下来看着东野圭吾的另一部小说。
而在被打破计划的这段时间里,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只是有些事后悔没早些发现,有些事庆幸现在明白了些。
误以为“朋友圈”是朋友圈
随着各地渐渐解除管制,人员流动也变得正常很多。我妈见我春节里没能和同学聚上会,便说,现在都可以走动了,也不见你找同学玩,搞得跟没朋友似的。
现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除去正常该完成的事情,包括学习、工作、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更多的交给了自我娱乐。
慢慢的,我们从鼎盛的狂欢中脱离,缩到了一隅,在数不胜数的网络信息中汲取感兴趣的内容。看起来像是填满了时间的空白。
所以,我们越来越少愿意花时间去面对面。
好像不管是不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愿意相见的人越来越少。
我妈说,你看XX,每天还能跟他同学一起出去遛弯喝酒吃烧烤。我说那是他还小。
长大后的聚会都会变得越来越少。
原以为现在的朋友都是藏在朋友圈里,偶尔分享各自的行程和心情。
可是打开朋友圈后,越来越多的广告,微商和代购。愿意真正分享内容的都是在过着婚后生活了。
误以为只要大家还存在同一个朋友圈里,就不会断了联系。可是谁也没有主动打开过那个聊天对话框。
后来那变成了一个昵称,一个头像,一个“仅三天可见”。
原来“朋友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圈。
在家提高不了的做事效率
每次回家之前,我总是兴致勃勃。比如这个假期,我得学会使用某个软件,看几部电影或者几本小说,再来就是一定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然而每次回家,倒比在外面更放纵些。计划一拖再拖。
不会主动去学习,不会按照计划行事,甚至养成了熬夜的习惯。
虽然最近因为上网课,很多情况在明显的改善。但依然没有学会对时间的把握。
倘若在学校,至少自己会按时起床,按时到图书馆,按时完成课程学习,按时做好导师提前交代的任务。
而在家学习,只会给自己找理由,把时间给无限拉长,等到了“最后期限”,劝慰自己这样完成起来效率最高。
所以,这也是很多人想要赶紧复工复学的原因吧。毕竟再继续待在家里,都快要忘了自己该如何去正常生活了。
害怕突然要循规蹈矩起来的不适应,又很好奇每个人再见面时的热情和心态。
之前一个人在出租屋内考研的时候,以为自己是个挺自律的人。甚至幻想以后能做个自由职业者。
可现在看来,一旦失去了压力的监督,也像一盘散沙,流到哪算哪。哪怕之前有多么的雄心壮志,也并不能高效地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情。
讲真的,不要欺骗自己了,在家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自我消化的重要性
现在每个人像是在和手机一起生活,屏幕的使用时长一直是居高不下,提醒着自己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在手机或电脑前。
于是我们接受的所有信息都来自那些社交网络。
疫情期间,各大平台的热搜新闻实时更新,那些令人同情、愤懑又感到痛惜的标题和内容时刻充斥着每个人敏感的神经。
即使无法感同身受,无形中也给我们眼下的生活带来了些许影响或者伤害。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探讨网上的是是非非,不管背后的正确与否,我们的思维都是在被引导着走向故事的结局。
例如对于一些娱乐性的新闻,当我们站在一个“吃瓜群众”的角度而言,大数据背景下,操纵者获得了他运用信息的利益。
而我们只是花上了自己的时间,去消遣自己一时的快乐或满足,甚至有时候还会赔上自己的好心情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越来越能意识到自我消化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有时候沉浸在网络中,大概是因为我们只有在这儿,才不需要应付任何人。
可是有时候我们会被其间的情感所左右,甚至不自觉的对号入座。
没必要为了跟自己无关的事情,而浪费自己的情绪,或者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没有任何的利益。
要懂得自我筛选,自我消化。生活是来源于自己,又归根于自己的。
多花一些时间在了解自己身上,少花一些时间在其他人身上。因为最后,能够给你提供有利帮助的人,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