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和松浦弥太郎讲的相同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ea6de3f98a716054.jpg)
今天读到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句话:“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鸡汤的味道。凑巧的是,这几天我又读完了松浦弥太郎的一本新书《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里边有一篇文章叫做《每天自我改造》。松浦弥太郎在里面写道——“自我改造”也就是自己发现问题、思考答案的一门“独学”。要保持每天都学习一项新事物的心境。
上面两位文化名人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我们每天都要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鲜事物,每天都要有一点积极向上的小进步,更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喜悦。松浦弥太郎在书中还接着阐述道:“如果每天的生活就只剩下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人的心很快就会变得像放了两三天的面包,硬邦邦的。身体随着年岁衰老很自然,可是心不同。心如果也变硬了,是件很悲哀的事。”
其实每天都追求进步,让今日的自己优于昨日的自己,这是极少的人才能够做得到的,我自己确认我也是同样做不到。所以海明威才会说做得到的人是“高贵”的,松浦弥太郎也说“要学习新事物,一定要下功夫,要去发现,过程会比较辛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日复一日安于现状过日子,才是生活的主基调。这既取决于人本质上“懒惰”的基因——“熵增定律”无处不在,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其内部最终都会走向无序,这是“懒惰”的根本表现,好吃懒做是人的天性,愿意去努力改变的人不多;与此同时,也许有部分人不安于现状想拼搏一把,但现实的困难挫折交织叠加,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快锐气消磨殆尽被打趴下了,最后也只能安于现状。
我在这里稍微谈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内容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为追求什么?”总结了人类五个方面的人生目的:一是追求快乐;二是追求简单平淡的生活;三是追求利他和奉献;四是没有什么追求,人生本是一团虚无;五是追求灵魂的修炼和升华。当一个人走完人生的旅程,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应该带着一个更加完善纯粹的灵魂。最后这一条,日本的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一书里面曾经反复提及,也是与海明威的“优于昨日的自己”和松浦弥太郎的“自我改造”最为接近的了。
两位文化名人说过的话,他们所传递的理念我是接受的,并也想在日常的生活中认真践行。首先的一点,要在健康方面进行自我改造。针对自己日益严重的失眠问题,今天到医院去找大夫进行诊疗,开了两个月的用药剂量;针对自己的肝郁气滞体质,今天早上在菜场买了七斤白萝卜。为什么买七斤呢?这些白萝卜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自己种、自己在路边摆摊卖的。昨天买了一点,炒了吃以后,感觉水分特别足、特别脆、也特别好吃,在新余以前还从来没吃到过。听说他的白萝卜马上要卖完了,赶紧多买一点,放在冰箱的保鲜柜里储藏起来。每次吃完白萝卜,都觉得会宽中下气,肚子舒服一些。总而言之,进行自我改造计划,先从养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