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事情你超级想做,却还是无法改变?因为驱动力搞错了——《
理解动机的三个特性。
这是《福格行为模型》一书,精读分享的第08篇。
张伟特别想学习,兴致勃勃地给自己报名了网课,结果没学几节课,就不了了之了。
他也特别想锻炼,满怀期待地给自己办了张健身年卡,结果没去几次,就束之高阁了。
张伟很疑惑,为什么我明明拥有动机,却还是无法做出好的改变?
张伟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动机是行为改变的真正的驱动力,但通过阅读《福格行为模型》一书,第二章,“要素1:动机”,这一部分内容。
张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动机是完成行为的欲望。它的确是行为的驱动要素之一,但福格博士认为,之所以很多事情,你明明很想做,却做不到,是因为动机这个要素并不靠谱。
张伟发现,动机这个要素有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特别容易造成“动机陷阱”,影响行为的改变。
第一个特性,动机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既体现在动机的来源很复杂,也体现在动机之间可能是冲突的。
张伟发现,动机的来源很复杂,这种欲望可以源自于一个人的内在,比如张伟自己想健身。这种欲望也可以源自于和行为相关的利益和惩罚,比如老婆要求张伟必须减肥,要么就给他好看。这种欲望还可能源自情境,也就是当时所处的环境,比如张伟参加了总公司的管理会,发现其它同事都在谈论健身,于是在这种氛围下,他也想健身。
张伟也发现,动机之间可能是冲突的。比如,他想健身,也想休息。他想减肥,也想享受美食。
张伟认为,正是动机的这种复杂性,会让想要的行为得不到实现。
第二个特性,动机的易变性。
张伟发现,他想健身的欲望,在刚办理健身卡的那段时间,最为强烈。刚办了健身卡时,他几乎每天都去健身房,后来,慢慢的变成,一周一两次,再一周一次,甚至一月一次,到最后,就彻底不去了,现在,他已经几乎没有健身的欲望了。
所以,动机是波动的。这种波动体现在,高昂的动机很难一直维持。而且,动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张伟发现自己精力充沛时,健身的动机很强,但工作了一天,精疲力竭时,几乎就没有健身的欲望。
第三个特性,动机对行为是必要不充分的。
通俗的理解就是,行为改变需要动机,但仅仅只有动机是不够的。
张伟已经发现,愿望是人们想要改变的起点,但只依靠动机,是无法让持续的改变发生。
通过对三个动机特性的了解,张伟已经认识到,在福格行为模型的三个要素里,动机是最不可预测的,也是最不可靠的。
因此,张伟找到了为什么有些事情自己超级想做,却无法做到的原因。以前他只关注动机,现在,他知道了,想要持久的改变,仅仅依靠动机并不够,因为动机很复杂很易变,所以必须将动机,与其他两个要素,能力与提示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让真正想做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