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摘转〉“许多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丹麦的极简正念生活

【转自《成都商报》大周末】~

〈好文摘转〉“许多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上个周末天气晴好,我站在阳台上晾衣服。阳台是早已被封好的玻璃屋,对面只有另一栋高楼,以及无数个同样用玻璃封闭了的阳台。

放下晾衣竿的时候,漫不经心间,脑海中忽然冒出一首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那一刻忽然伤感,不是因为眼前的景象,而是因为重现的记忆画面:暮春时节的下午,上小学的我在家练书法,桌上放着砚台和墨条,我刚刚用力磨了浅浅一砚池的墨汁。我的房间连着阳台,阳台上方的角落里有燕子衔泥搭好的窝。几只燕子站在阳台上的晾衣铁丝上愉快的轻声呢喃。

窗子开着,温暖的春风从远处吹来,带着河水和青草的气息。

离开我的房间,穿过客厅,厨房旁是另一个小阳台。站在这儿向下看,正对着楼房后的那户农家。我曾在那里,欣赏过农夫驾着犁,吆着牛耕地的“真人秀”。看过许多个傍晚,瓦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我记得炊烟的姿势特别柔美,绕着屋后一棵大树,丝丝缕缕盘旋婉转,像一首无声却悠扬的田园之歌。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四川北部的一个小城。楼房还很少,被田园、大山与河流环绕。铁路从山脚下通过,街上还见不到什么小车。

也是在上周末,偶然看到第4季《中国诗词大会》的一场比赛。有一个叫陈滢的小男孩,表现非常出色。在飞花令环节反应迅速,包含关键词的诗句,一句接一句脱口而出,让对手迅速败下阵去。

啧啧叹服后,我继续观看。陈滢对阵擂主,比赛看图猜诗。眼神凌厉的小男生,到了这一轮开始卡壳。无论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还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他的反应都不及对面的成年人。

忽然想起一个词,在著名作家王鼎钧的书中看到过~“去古未远”。我理解这意思是,距离古人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不算太远。比如:毛笔和砚台,比如:耕牛和炊烟,比如:茅屋与溪水,比如:夕阳和远山。

有位朋友认为,唐诗和宋词都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与工业社会的机器和城市化是有天然隔绝的。那么,如今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们~从出生开始,便已彻底活在了一个“去古甚远”的时代里了。他们的脑海和视野里,其实早已不再有那些充满田园风光的画面、那些古老的诗词歌赋,更多只是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印刷在课本和教辅书上的方块字。

就算是记得燕子和炊烟的我,也想象不出古战场的模样,更不知道“万物捣衣”的声音,究竟能不能在月下听清楚。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如云如烟的句子,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许多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后记:谁说美文,一定要在报刊或者书籍里?初读此文,便被文中的意境和优美的描述所深深打动。不竟然,也产生了和作者一样的淡淡惆怅。若同样喜欢这篇文章的你,欢迎在给我留言。让我们一起追忆那些一去不复返的、简朴纯粹美好的岁月!〉

〈好文摘转〉“许多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