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乐趣与情趣

2019-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春

对于读书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当西南大学校友曹志杰用一张PPT的背景照片——“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来开场今天的读书会时,在座的校友书友们内心都翻起了不小的波澜。

曹志杰校友,于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西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于2007年9月—2010年7月就读于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宗教学专业, 2010年9月始,工作于北京出版行业,从事营销编辑、案头编辑、策划编辑等工作,先后在民营图书公司工作数年,东方出版社工作5年;现就职于新华文轩集团下四川天地出版社北京中心。

本次志杰校友应邀来到吉林校友会悦读空间——清雅轩,他将从职业出版人的角度,分享出自己对于“读书”的观点和经验,主题为《读书的乐趣与情趣》。

志杰校友说:“选用这张照片的原因,是在当时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学者、学子们依然选择坚持读书,把文化和精神传承下来。而现如今这个时代,读书依然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它可以让人生充满乐趣和情趣。”

随后他娓娓道来,为大家分享了读书的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第一阶段读书的“见山是山”,是寻找个人与自身的统一、个人与人类的统一、个体与世界的统一。这是“量”的积累阶段,是对各个时代的人、事、物的状态等进行不同方面的了解,以对未来进行展望。

他用滇池红嘴鸥少量多食的特点,来形容本阶段读书的特征是多看浅读,体现出的是读书的乐趣。

第二阶段读书是“见山不是山”,大量阅读作为参考与对照,改变了关注问题的角度与层次,进而用新的思维模式,对人生进行思考。对古人和同时代人的生活状态及思考,已经不满足拘于内容本身,而会更多发现其间的逻辑和关联,变得有想法、有目标去阅读更多的书。这是“提升”与“分野”的阶段。读书不再是搜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开始促使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超越了现实目标。

第三阶段读书的“见山还是山”,趋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包括对个人生活以及对群体生活的定位、思考与实现。开始对生命进行思考,包括对个体意义的思考与实现,和对群体意义的思考与实现。用群体创造遗留下来的文化、器物等痕迹,对传统、现代与未来等进行梳理,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这一阶段,更开启对终极问题的思考,比如:权利、生老病死、信仰等。

读书成了一种内在与生命的对话,是个体与世界的链接。“见山还是山”,是“质”变的阶段。此阶读书在于情趣,陶冶情操、学以致用、逍遥豁达、让生活充实、生命丰盈,最终达到书、人与生活的统一。

分享至尾声,志杰用老子三十七章“无为而无不为”和《庄子·人世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来建议: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技能层面的提升,更好的是在读书后独立深度思考的获得,是智慧的开启和自我认知的完善,是心灵、精神、心性的自我提升。

志杰校友用一张马拉松起跑点的照片来寓意,并结束本次分享之后,大家热烈讨论“怎样达成量的积累以达到质变?”“哪个阶段需要停下来思考”等问题。

最后,在一场轻松愉快的冷餐中,结束了本次的阅读活动。

吉林省校友将会传承西南大学的“读书”家风,多读书,读好书,让文化的根,在己所能及的地方深植广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