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简书电视剧想法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2019-06-28  本文已影响1人  在街角等你

文/千帆舞

      无意间看到的剧,因为发现有贾静雯,便好奇的看了下,结果发现,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虽然全剧把大部分的剧情,都只是放在了微观地刻画众多类型的罪犯中的某一类人——精神障碍的群体上,并没有全面引导我们的关注到所有类型的罪犯的犯罪心理、成因。

      但我觉得在单独对的这一类罪犯、嫌疑人及家属的角度,本剧能够做到多方面的展现出比较符合现实的状态。

      我喜欢这样情节紧凑不拖沓的作品,更喜欢一部作品让我看到的台湾对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社区组织存在的作用。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中以律师的工作行为,提示大家“关注和了解犯罪的原因,未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这部分案件的发生”这一角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犯罪案件值得被理性关注、了解思路。

      以及,我个人的感受,好像台湾比大陆在心理学的应用度会高很多,当地百姓对做心理咨询的意识可能也比内地的我们多很多。

      我们都知道遇到问题,除了坚决问题之外,还要事后反思。不然就不会有“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意义了。人的行为不就是受心理和思维支配的嘛,所以,关注罪犯或嫌疑人的心理,应该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通过正确公众教育、社会教育,引导、减少犯罪的发生吧!

                              (一)

      剧中被害人的家庭和案犯家庭的情况描写,让我对这两种家庭萌生出了自己的思考:我个人会在案犯家人被指责、丢鸡蛋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感叹她们的无辜。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虽然我知道,如果我是受害者家属,我猜想我也会在看到案犯家属的时候,迁怒于她们的。但有时,我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想法(起码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要在父母身上寻找原罪,并不一定有100%的立场。虽然我完全认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但这并不推翻“谁都不是生下来就会做别人的父母”的说法。

      剧中“两个阵营”的人能有这样的对话,是在说明,虽然伤痛都能被治愈,但人类可爱的一面还是特别美好的。

                              (二)

      作为家长,哪一位不盼着孩子会健康、积极、善良呢?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三)

      对存在精神障碍的群体,我们可以不去主动关爱,但起码可以做到不伤害。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看到“思聪”和“大芝”的对话,我为这个男生能有的想法而由衷的感到高兴!

                              (四)

这个眼神充满了肯定与善意

      会有人理解你。

      剧中的这个陌生的人,暖到了案犯家属,也暖到了我。

      众生皆苦,这辈子,我们都会经历不同的坎坷与伤痛历久弥新,会有很多无奈与不被理解。但总会有一束光照到你的身上。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你好,我是“千帆舞”,93年的双鱼座女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

欢迎订阅我的公众号:在街角等你

我会每日更新,等你来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