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读书营八连【读书复盘】

【第三章说服力之感性因素】读书复盘

2018-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酷学韦韦

今天的复盘想从一首歌开始《我们不一样》:“这么多年的兄弟   有谁比我更了解你    太多太多不容易  磨平了岁月和脾气  时间转眼就过去 ....好好的这份情好好珍惜    我们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

就像歌词里说的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都经历不同的事情,成为了我们每个自己。当每个不一样的我们凑到一起的时候,沟通是必然的,碰撞是难免的。恰好今天在路途中的我正好体验到了这些不一样的沟通,所以晚上回来就把赵周老师的《拆出你的沟通力》这本书拿出来,重新读了一遍。

人们只想知道与自己最相似的人的看法 

书中的这一句话,解释出了大多数沟通失败的关键原因。实验发现,人们在听与自己立场相同的论述时,就认真和有耐心,但在听与自己立场不同的论述时,就容易走神和不耐烦。

与我们自己立场相同的看法,激发了我们的情绪(开心,激动,好感...),然后情绪就激发行为/动作/肌肉反应/面部表情,激发的表情/反应会强化感觉,强化自己的观念,让自己更容易有耐心和认真。

反之与我们立场不同的看法,激发我们的情绪(愤怒,厌恶,逃避...),然后这些情绪激发出我们一系列的动作/行为,走神,逃避,不耐烦,反抗.....

关于这背后的原理在《快思慢想》的第4章联结的机器部分做了更深入的分析。

只有案例才能让你更深刻的理解这个道理。案例和实践是我阅读学习的必要途径。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个部分的阅读做复盘,也算是结合我今天自己的案例来做反思和分析吧。

案例1:

今天路途中我遇到我的一个朋友C,她看到了我朋友圈的关于剽悍读书营的报名活动,想跟我做更多的了解。我跟她讲我为什么要参加,我是如何参加,还跟她讲我们所钦佩的人....最后她告诉我说回去后自己要去报名读书营,我很开心,心里认可她是跟我志同道合的人,最后还把自己报名时如何写的自我介绍分享给她参考。

我们的观念一直,彼此认可对方的想法,沟通的时间总是短暂而愉快,她对我有耐心我对她也一样。

案例2:

晚上到家以后JJ 谈到了关于我最近的状态,我所做的一些事情是她不能理解的,我讲给她听,她觉得我被洗脑了,被传销了,马上做出一种不想听不耐烦的反应。我感到很无力,只想沉默,不做解释。

JJ和我话题2是说她准备自己提前给孩子上小学的准备教育,让孩子上学以后不落后于人。我提了一个建议:你可以把从现在做起到一年以后的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形成方法分享出来。她说做那东西做什么,我的目的只是让自己的孩子领先于人,分享给别人不就不能这样了吗?然后我就大脑直觉反应慧了句:你这样也太短视了吧! 她认为我在鄙视她,话题就不愉快了!

最后我跟她讲:把它们记录下来,可以每次实践后反思,还可以系统化形成知识变成你的能力,分享出去可以促进自我优化,还可以产生链接。还有你确定你这样做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后领先与人?你的方法就没有不妥的?你没有自信怕自己的方法拿出去分享给别人用得比你更好?

在我说完这番话后,她直接开启了直接的逃避,不耐烦,不想听....

我们沟通中认知和观点都不一致,彼此都觉得很难跟对方达成共识,没有耐心,不愉快想快速结束。

像这样的案例,生活中一抓大把。面对这样的不一样,我们的直觉反应是什么?逃避?反抗?还是说服?妥协?

世界很大,改变他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你是要管理他人的付出,还是要激发他人的投入?

感性说服的第一原理:我们想知道与我们相似想法的人的看法。

要打入敌人内部,首先就要成为自己人。

案例2中之所以我给JJ提出的建议沟通失败,原因就在于我启用大脑直觉做出了错误的反馈。

方法: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观点想说服发他人时侯,尽量先表达跟对方的一致性,然后再深入表达自己想说的。否则,对方在开头就发现你跟她是对立的,后面你说得再有道理她都不愿意仔细听了。

我发现这个方法在家庭沟通中真的至关重要啊!使用频率必然最高。

书中还指出了,当你先表达出了和对方的一致性后,再讲道理时不要用“但是”。因为“但是”之类的转折词会引起对方的警惕情绪按钮。

今天的两个案例中,不论是他人还是我其实都是在维持自己的观点被认可,使自我处于封闭状态。与人沟通,自我反思,这项能力我还要反复学习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