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贝你与简书日更打卡文集

婆婆好想带您第四次旅行

2020-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育婴坊夏威夷

                      前面的话

人的一生,注定都是前世今生的缘分。自小在江南长大,偏偏爱上漠北的汉子。情定河套平原,却不曾想飞越太平洋,扎根在夏威夷群岛生活。若不是缘,谁能说得清楚这人生的南北西东。

婆婆是我这一世,生命中遇上的恩人。若没有她,当然也就不会有先生和我的相见、相识、相爱、到相伴终身。过去的老人们常说:“儿女是债,或讨债或还债,无债不来。”今生我欠婆婆的第四次旅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偿还!

逢婆婆去逝四周年,作为她挚爱过的儿媳,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她老人家的往生呢?思前想后,就以和婆婆的三次旅行回忆,与家人和朋友们分享那些悲欢离合的岁月往事,并藉此表达对婆婆的永恒怀念与无尽感恩。

2000年陪婆婆去甘肃寻亲涼州———二侄儿、育婴坊

一、初夏时节去呼和浩特青城观光游览

1995年,随同先生一起到内蒙古河套平原,有着“塞北江南”美誉的巴彦淖尔省亲。那时在上海居住生活的我,对辽阔的草原,有着特别的向往之心。

巴彦淖尔,在蒙语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即已成为募民屯边的北方重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这首传唱了千年的老歌,说的就是巴淖尔的过去。

初夏在河套平原变换出绿意盎然的景象,但早晚还衔接着春天的节奏。婆婆和大哥家住一起,成片成片的麦田,还有一排排纵横相间杨柳树,把塞北的乡村渲染出江南的气息。勤劳朴实的大哥,养了几只大奶牛。

我们回去的那些日子里,每天都会喝着那飘香的鲜奶,品味着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的生活情调。二哥和二嫂都是乡村老师,教书育人,恪职守责。二哥的身上总保着曾为军人的气度,还因热爱写作,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过短篇小说。

婆婆养育了六个儿女,随公公从甘肃民勤迁居落户内蒙古后,便从未出过远门。1995年,回家省亲的我们,决定带上婆婆到首府呼和浩特旅行,一起去的还有大姐。

火车是婆婆第一次乘坐,为了让她有个舒适的旅行体验,先生特别购买卧铺票。推着歺车的工作人员,在车厢里来回穿梭叫卖,婆婆欣奇地望了一眼没作声。细心的先生知道她饿了,买了盒饭,婆婆却说不要浪费钱。习惯了苦日子,盒饭都觉得是种奢侈。

呼和浩特,蒙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六百多年前,蒙古王阿勒坦汉在此建城。婆婆到了呼和浩特,好像有些不适应。对她而言,这可是到了人们常说起的大城市。

在靠近新华广场的地方,选择一家价格适中的酒店住宿,目的是能让婆婆和大姐感受到都市的繁华与热闹。青城的初夏,柳影婆娑,阳光明媚,婆婆的心情渐渐开始好转起来。

观光旅游,是带上婆婆到呼和浩特的主要目的。因此,大召寺、五塔寺、席力图召、清真大寺等市区主要名胜古迹,尽兴游览。

婆婆小时候有过缠足裹脚的经历,所幸只是脚趾前端被挤,迫迮的有点变形,若长时间走路,便没有办法支持身体的平衡。故而我们的观光速度也轻松缓慢,有种停停走走的休闲与温馨。毕竟能够陪伴婆婆第一次旅行,是件快乐的事情。

王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南十二公里的地方。为此我们单独用了一天的时间,参访游览。婆婆虽然不识多少字,但却记得很多民间故事。先生说孩提时代,听婆婆说起过的传奇,会让你觉的有点匪夷所思。

昭君出塞,单于和亲,婆婆也能说出些典故的由来。至此,我对婆婆又多了一重认识与尊敬。昭君墓,因秋季落叶枯黄之时,冢上依然绿草青青,从而有“青冢拥黛”的美称。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都曾在此留有佳句。婆婆走得累了坐下来,正好有人在骑马拍照,于是大姐也借这个机会留影纪念。从来都不认自己胆小的我,却怎么也不敢骑上去。

呼和浩特的观光旅行顺利结束,在青城和婆婆辞行,买好了火车卧铺票,交由大姐陪着婆婆安全返家。临别时,望着新买给她俩的衣服,在车站挥泪告别,心里充满了幸福与温暖。 

二、从河套平原到祈连山脚下的寻亲之旅

2000年,春寒料峭。在两个小侄子的陪伴下,与婆婆一起从内蒙古河套平原出发,踏上了她阔别四十多年,祈连山脚下的寻亲之旅。

婆婆出生在古浪,隶属于河西走廊上的武威市(古称凉州)管辖。南依祁连山山脉,北靠腾格里沙漠,是个较为贫瘠的地方。

1927年,婆婆五岁的时候,遭遇了史称7.6级古浪大地震。据婆婆回忆说,那日清晨,天摇地动,怪声骤响。姥姥一把将熟睡在炕上的她抱起,冲出门外。房屋瞬间倒塌,整座古浪城随即变为废墟。

婆婆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她始终保将乐观的心态,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记得在巴彦淖尔盟去往甘肃武威的大巴车上,望着疾驰而过的窗外,她的脸上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喜悦之情。

2000年,国内的陆路交通,特快火车外,跨省际的豪华大巴,算是时尚的出行选择。但在祖国西北地区,既使是同型的大巴,奔跑在公路上也常会烙上灰头土脸的印记。

大巴一路向西行驶,越走越是荒凉。沿沙漠边缘地带的线路蜿蜒穿行,停靠的站点有时只有饼干和水出售。好不容易在到了简易的路边歺馆,炒了几盘菜,吃了个精光。那种饥不择食的感觉,恐怕也是留给今生的一份纪念。

婆婆似乎完全没在意路途的艰辛,只是叮嘱我们小心不要着凉。大巴将要到达武威城时,她的神情变得激动起来。尽管两个小侄子不停地提示,我们需要换乘才能到古浪,但婆婆觉得她已经在回到了家门口的路上。

古浪,以藏语古尔浪哇而得名,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到达古浪县城时,又是黎明。望着四十年不曾见过的景象,婆婆也觉得陌生。努力想找寻过往的踪迹,发现一切都已变了模样,但回到故乡的兴奋却写在她的脸上。

冰沟墩,是婆婆终生铭记的村庄。古浪大地震后,她随姥姥搬到舅舅家居住生活。因此,冰沟墩就成了婆婆几十年魂牵梦绕的地方。由于当时的电讯尚不发达,几经打听,坐了辆类似拖拉机的奔奔车,山路颠簸,摇晃着到了冰沟墩。舅舅早已过世,就连年长的表哥也已经不在。所以,到了村口,才获悉舅舅有个孙子仍居住在冰沟墩。

祈连山的雪水,昼夜不停流过冰沟墩的小河。当婆婆见到她儿时的水流景象,眼泪禁不住滚落下来。“姑奶奶,您回来了!”听到叫声,婆婆上下打量了来人。突然用古浪方言交谈开来,这下我们只能用猜的方式,来理解婆婆说话的内容了。没曾想四十年未说的家乡话,竟一下子打开口子,娓娓不绝。

冰沟墩,姑奶奶回乡探亲的讯息不径而走,村子里很多老人都赶过来,想看看从这位曾远嫁到内蒙古后套的丫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过去熟识的面孔,大多不在。小辈们也只是从老人说起的往事中,得悉姑奶奶的存在。但是血缘亲情,既使走遍万水千山,也无法阻断。

上坟扫墓,是婆婆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家人的安排下,到达冰沟墩的第二天清早,一行人便拿上纸箔、水果、香烛等祭品,步行至村外的坟营。当跪在母亲的墓前,点上纸箔的那刻,婆婆大声地像个孩子似的哭喊着:“妈妈呀!女儿回来看您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好似让祈连山听了都会激荡出母爱的回响。

2000拍摄于黃土高坡——育婴坊

走亲访友,让我着实担心了一把。黄土高坡的路,曲折坎坷。过了一个坡,又要绕过一道梁,而乘坐的那个三轮车,单簿的身架,撑着大小六七个人的重量,真有超载的危机感。但婆婆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感,早把这种心理的忧患意识置之度外。黄土地出生长大的人,或许根本就不把这坡难路险当回事。

婆婆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了她侄儿的家里,那是经过几个小时翻坡越玲,才找到的有种像窑洞的住所。我们去的时候,婆婆的侄儿媳从田里赶回家,身上黄土都未拈去,就把脸盆般大小的馒头端上桌来。亲人们围坐在火炕上,其乐融融。婆婆从身上摸出些红包散钱,笑呵呵地发给眼前那些小孙字辈们。

黄土高原的夜,黑得像炭。窑洞里,婆婆和她的侄孙辈们,促进膝长谈,完全没有睡意。所有的人挤在大火炕上,我实在熬不住了便悄无声息的睡去。等到天快放亮醒来时,婆婆还在和侄子讲话。后来,婆婆告诉我,这个侄儿就算是她在古浪见到最亲的人了。

黄土高原的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早上起来,一家人用一小盆水,轮流洗脸,然后用毛巾抹干。喝的水倒入碗中,须要等细的沙子沉至碗底,才能饮用。离开窑洞的那天,婆婆的眼睛又再次湿润,我深知那是对亲人们艰难生活的关切与不舍。

古浪城,我们又再次折回探访。城市的破旧建筑及市容环境,感觉还停留在江南的六七十年代。婆婆说起1927年古浪大地震之前,姥姥在城里开了一家,售卖锅魁等食品的临街店铺。为感受和品尝小时候姥姥做的那种美食味道,我们特别找了一间传统的锅魁店,让婆婆在咀嚼过住岁月中,感受的那种有妈的美好。

祈连山脚下,黄土高原的寻亲之旅,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武威凉州古城正式道别。婆婆四十多年的心愿,终于梦想成真。两个小侄子和我,也终于不负先生的委托,完成了使命,平安地返回内蒙古河套平原。就在那段时间,先生正在新加坡和澳洲忙于讲学与交流。

2012年拍摄于北京——婆婆、大哥、二姐、育婴坊先生、育婴坊

三、春天到繁华的都市北京上海去看世界

2012年,婆婆因髋骨折在轮椅上己度过了四个春秋。哥哥姐姐们轮流照顾,非常不容易。几年前也想为婆婆办理移民美国的签证,奈何一场骨折的意外发生,破坏了原有的计划。由此,先生和我想让婆婆在有生之年,到北京天安门,和上海东方明珠等处去看看世界。

婆婆的身体状况远不如从前,但精神依然乐观开朗。2012 年的春天,我们决定带上婆婆完成今生的一个心愿。轮椅上的她,单腿站立加上辅助器,能勉强地支撑起来,但行走却不可能。所以,在大哥和二姐的陪伴下,我们从巴彦淖尔直飞北京,开始了婆婆生命中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旅行。

北京的春天,气候冷暖变化无常。到天安门广场那天,空中突然飘起了细雨。先生在前面撑着伞,大哥则推着轮椅前行,婆婆异常的开心。先生说小时候,婆婆教他的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天安门,对于婆婆那一辈人而言,那就是心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天安门广场上,没有节假日那么熙熙攘攘的人群。婆婆坐在轮椅上,望着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嘴里似乎在哼着国歌的曲调。婆婆那激动的神情难以掩饰,恨不得能站起来,自由地在天安门广场行走。天气开始变得有点阴冷,婆婆的心里,却像架上了暖烘烘的小火炉,一点也没有想要离开的感觉。

婆婆在轮椅上,由大哥推着过玉带桥,经天安门城楼下,往前行进。不曾想雨越下越大,只有取消参观故宫的计划,千万不能让婆婆冻着或者感冒。雨天在北京打车真的很难,尤其有轮椅老人,很多司机见了根本不停。有了这次经验,我们尝试使用地铁,来解决交通问题。

北京的美食是不可或缺的旅行项目,住宿的酒店在前门附近。晚上,推着婆婆出来看夜景,正巧在前门步行街,遇上全聚德烤鸭,于是便到店内品味这享誉北京的美食。婆婆被店内的装潢吸引着,待工作人员过切片时,她转过头对我说:“这么高档的歺厅,请我吃顿饭,真是破费。”子女们都被婆婆的话给逗乐了。

婆婆骨折后,洗澡不像从前方便。在北京的酒店里,和二姐一起帮她沐浴搓洗。婆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只是碰到髋骨的地方,又疼得嗷嗷直叫。想起十几年前,带婆婆到甘肃古浪寻亲时的情景,不禁泪目。那时候她身体硬朗,行走自如;既使长途劳顿疲累,也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为了保障婆婆充分的睡眠休息,和错开出行高峰期,我们推迟并尽量缩短每天在外游览的时间。北京地铁在上午十时左右,相对不那么拥挤;但地铁站的老人轮掎服务设施较少,垂直电梯也都无法使用。因此,进出站口,都是四人各持轮椅一角,合力把婆婆抬上抬下。一次,碰到个较深的站口,有位工作人员见我个子矮小,过来帮忙把婆婆抬出站台 。可见,在北京还是有很多好心人。

国家奥匹克体育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的地方,以鸟巢的建筑外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几经周折,轮椅上的婆婆和我们出现在这里。鸟巢场馆内的积雪还没完完融化,推着婆婆搭配乘电梯,到顶部观众台向下望去,那种空旷、宏大的视野,确实震撼。参观完水立方等场馆后,到附近的麦当劳用歺。婆婆对薯条和汉堡颇有兴趣,于是为她点了个大号套餐。看她吃得开心样子,我们的心里幸福满满。

颐和园,推着轮椅上的婆婆,慢慢地观赏曾经的大型皇家园林。围着昆明湖各处转悠,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婆婆自叹大饱眼福,顺便来了句:“若你公公在世,说不定也能一起,看看这么好的地方。”这下把先生给听得,躲到一边流泪去了。公公在我先生十七岁那年,因病去世。先生后来和说我起,公公是个老实的大善人,对他是自幼既疼爱有加,并且常对婆婆称赞,将来就你这个三儿最有出息。我也不知道,公公凭什么这样说,但现在看来也像是有某种应验。

王府井,是北京的商业中心。名胜古迹游览之余,再帮婆婆添置些衣服。竟管这些年家人也买了不少,但这次到北京,怎么也得再购几件新式衣裤,当作北京旅行的纪念礼物。王府井的小吃,也不能放过。就这样,推着婆婆在王府井等处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轻轻松松的又逛了一天北京城。晚上,乘坐和谐号动车驶往上海。

2012拍攝于上海东方明珠——婆婆、大哥、二姐、育嬰坊先生、育嬰坊

上海,是我居住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也是先生与我相识相爱开始的地方。黄浦江畔,亦曾留下我俩甜美而浪漫的身影。记得第一次从上海到内蒙古,婆婆得知我住上海的时候,就流露出有点惊讶的神情。她可能从来没想到过,有天自己也能来能上诲。

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婆婆到上海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五人,便乘轮船摆渡到浦东,开始了上海的观光旅游。婆婆经过北京抬起、放下、推着走的过程,到登顶东方明珠塔时已经完全适应。从悬空玻璃走廊向下望去,很多恐高者都无法接受内心的畏惧。但是婆婆完全没有在意,只听得啧啧称叹的声音,和溢于言表的神情。“娃娃呀!这回真是长见识了,你看看,这个楼怎能建了这么高。”婆婆指着她所看到的情形,对站在她身后的大哥说。

2012年拍攝于上海——婆婆第一次见到外囯人

世茂国际广场,是上海的第四摩天大楼。为了让婆婆对这座国际城市,有更新的认识。我们又乘快速电梯到五十八楼的咖啡厅休息,点了杯最贵的咖啡给婆婆,结果她说有点苦,让大哥喝了余下的半杯。其实,不是不好喝,她是想让大哥也能品尝这种美味,可怜天下慈母心啊!说真的,那种咖啡我也从来没有喝过。

到了上海,豫园城隍庙是必去的地方。婆婆看上去游览的兴致不减,体力还行。所以,又冲着那里的小笼汤包等美食,凑了个热闹。再往南京路步行街购物,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后,竟转到了和平饭店。大堂有人在弹钢琴演奏,于是要几杯饮料,坐下来静静的听曲。婆婆感觉有些累了,上个卫生间,准备回酒店休息。路上婆婆说:“乖乖!他们的马桶都金灿灿的。”听得几个人又是一阵大笑。

婆婆是个有福气的人,到了上海,在静安寺烧香拜佛,嘴里念念有词地祈愿佛菩萨保佑儿女子孙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婆婆有个堂侄女,那时候也在上海,而外孙女正经营西贝莜面村的分店。因此,在西贝为婆婆和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一家人围坐桌前,谈论着能在上海相聚的不易,每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海又成了我们与婆婆分手的地方,为婆婆和大哥买好了返回内蒙古机票,帮二姐买了去青岛的动车票。在虹桥机场送行的时候,堂姐也赶了过来。带着无限的不舍与婆婆辞别后,看看这些天手掌磨起的水泡,欣然觉得值了。若有因缘,儿媳一定会带您第四次旅行。

                          结束语

婆婆和我今生的缘,又何尝不是妈妈与女儿前世的因呢?用两天的时间,写下些只麟片瓜的零星回忆,以此纪念我的婆婆、我的妈妈往生四周年。欠您的第四次旅行,只待来世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